活。用嘴衔管,通过口气控制火候,让金和银融于一体。火过了,金箔会熔化;火小了,金银就合不到一块。火候是至关重要的,一切必须完全依赖他的那一口真气。金箔和银体融到一起后,便用玛瑙刀擦拭黄金表面,动作既要轻又要快。金与银合体了,就好像为小小的银器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每每说起那根祖传的吹火管和吹火技艺,他脸上总会流露出一种自负。
达人喜欢和人攀谈,更喜欢外地人慕名访问他。海盐有个记者来采访他,这个事他逢人便讲,话语当中起码有七分自满。后来他真的见报了,还坐了飞机。湖南卫视把他接了过去,在电视上他展示了自己的绝活,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白镇都知道了白镇的一个王达人。成了名人,他踌躇满志,很多东西便不放在眼里了。儿女们说他有点飘飘然,不知道东南西北,不知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
季节转换很快,转眼就是冬天。小街还是那条小街,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一个冬天连着一个春天,那么长一大段时间,没有人来采访他,达人又回到了落寞之中。虽说是春天,他已觉得如同一片深秋之叶,说不准哪一天,“啪”地一声落地,跌得粉碎,从此划上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儿子跟他学过手艺,可是年轻人没有耐性,没多长时间便出去打工了;二女儿很是专心,却经常被他训斥,嫌她手工不认真不仔细。二丫头一气之下,离开铺子。达人人好手巧,就是脾气倔,脖子硬。他的硬注定了他会孤独一生。外省来过两个年轻人想找他学艺,其结果不了了之,这也让他心灰意懒了不少。
鱼市口,三三两两的游经过他小小的店铺,“啪嗒”一声按动快门,记录下店铺里的杂乱无章和烟熏火燎的cao作画面。面对闪光灯,老王已然麻木,然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将他的照片发往大大小小的网站,水乡沙沟的名字也印在以他为背景的名片上,流到数不清的的鼠标下面……那张名片上,七十多岁的王达人,已成了一具不再吭声的机器,嗫尖着嘴,对着吹火管,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铸造着华美无比的金银之葩……
下面要说到老皮,皮一帆。
南河边停靠着众多的木制住家船。横七竖八,悠闲自在。船主们不是桶匠,便是铜匠。
铜匠分为“生铜匠”和“熟铜匠”两种, “生铜匠”以浇铸铜器为主,“熟铜匠”以加工铜件和维修为主。“生铜匠”一般有一条住家船,俗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