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地晒着阳光。光线照见井然有序的坛坛罐罐盆盆盏盏瓶瓶壶壶,光线和阴影一如既往,安安静静,配合默契。那个时候,会有一只大黑猫从地上跳到板凳上,窥视深不见底的酱缸,深邃的瞳仁放射出幽幽之光,宛若洞穿了深埋上百年的鲜香秘密。
白镇的白抽名气太响!慕名来白镇的人没有忘记鱼圆,也没有忘记白抽,临走时总会拎五斤十斤的鱼圆和白抽返程。白镇人烧菜从不用红酱油,这等俗料配不上白镇的餐桌。想像一下,现炸的白镇大鱼圆,蘸上鲜美的白抽,是一种什么味道!它会教你再也不想吃其它任何东西,连舌头吞了的心都有了。
从后大街拐入益民巷,两边是乌黑的高墙,人行其中,如漫游于深邃的阴凉峡谷一般。很多大院,很多台阶,很多画檐雕窗。一两个穿着素净的老人会打里面出来,一柄芭蕉扇,扑扑扇动,暑气顿然消洱。一个姓张的铁匠,他会唱京剧,很能喝酒,很会做白酱油。这个巷子的人家都会做酱油。
巷子的路面上常有一架卖酱油的车子缓缓轧过,还伴随着粗犷嘶哑的吆喝:“打酱油啊……打酱油啊……”卖酱油的叫小刘,人快六十了,大家还是称他小刘。以前是酱园店的经理,单位解体后没有了收入,便在益民巷的家中做起了酱油。用他的话说:“荒年成饿不死手艺人。做酱油饿不死,也发不了……”镇上好几户人家在做酱油,仅仅勉强度日而已。
镇上人越来越少,十室九虚。白镇的单位越来越少,政府大院冷冷清清,农业银行和税务所也撤出了白镇,这样一个宁静的所在也许真的无需设什么机构。
有人说,白镇可以没有一切,绝不能没有白抽。这句话让低落的情绪多少又饱满了起来。是的,没有白抽,白镇会变得苦涩。
进士坊下有一排古老的店铺,门前菊花娇俏、淡定、逍遥,还有些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开两三朵花,开得肥肥的,黄的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
老谭的理发店就卧在高大的进士坊下,它像白镇的传达室。电影《最长的拥抱》中多次出现过的画面在这里可以看到。低矮的房檐,残缺的门窗,一把白铁制成可旋转的理发椅,搁在架上的几般工具,晾在墙上的白围布,整个儿加起来,有一股子扣人心弦的神韵。几个长寿的老人,坐在理发店门口,晒着太阳,说着闲话,享受着无上的优游岁月。有时有趣地观看小狗打架,有时互补各自的古镇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