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但皇帝可没想到这一层。
他点头讚许道:「好,哥奴,这事就这麼办吧。」
张九龄献书之后,并未退回官列,反而道:「皇上,臣尚有一事稟报。」
李隆基一挥手,道:「说。」
张九龄道:「臣所书这本『千秋金鉴录』,意在以古鑑今,彰显古往今来兴衰得失。书中有晋献公听信宠嬖驪姬谗言,杀太子申生,致使三世大乱;汉武帝威加六合,因轻信江充巫蛊僭言,降罪戾太子,导致京城流血;晋惠帝因贾后乱政,废愍、怀二太子,使中原生灵涂炭;前朝隋文帝纳独孤后语,罢黜太子杨勇,改立煬帝杨广,遂失天下。古人云:『前车覆,后车鑑』,微臣此言,愿陛下见纳。」
李隆基听得一楞楞地,问道:「爱卿意有所指,是为何事?」
张九龄道:「臣今日上朝,听得一些宫闈浑话,甚感不平,望陛下恕罪。」
李隆基皱起眉头,道:「什麼浑话?爱卿直陈无妨,朕恕你无罪!」
「臣遵旨。」张九龄遽奏之,将那牛贵儿所说一切,字句不漏地和盘托出,说那宦官如何如何,却也明指武惠妃为构陷太子的主谋。
皇帝的脸色愈听愈难看,连一旁的高力士也为之怫然变色。
朝堂百官无人敢言,只见皇帝默然不语,面带慍怒,张九龄还是把话说完,毫不改容,倒是一旁的御史中丞(总监察长)卢怡等人,为他捏一把冷汗。
张九龄说完事件始末,又奏陈道:「陛下践祚凡二十餘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不闻大过。微臣盼陛下勿轻信诸多蜚言蜚语,并将那说长道短的牛贵儿交部治罪,以靖天下,以安民心,如此一来,方为上策。」
李隆基頷首,道:「爱卿所言极是,那阉逆牛贵儿是该治罪!他罪大恶极,应当千刀万剐……」又转向高力士,吩咐道:「将军,你仔细詰问牛贵儿,再交付刑部(司法院)议罪!」
高力士是眾太监之长,迅即垂首应道:「是。」
见僵局已解,李隆基微笑道:「爱卿敢言直諫,实为百官表率。」
「皇上如此溢美,微臣实感惶恐。」张九龄道:「前日上朝,臣谨献一万言书,适足为满朝文武表率。敢问陛下已御览否?」
「爱卿,朕已读了你日前所献的万言书,这篇文章写得好哇!」李隆基随口吟道:「善爲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反之则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爲人臣者,所与必择正人,所观必察正象,使远邪佞,然后正道昌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