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官员都睁大了眼看视,有人嘖嘖称奇,有人讚嘆不已,一时又是漫天阿辞誑语;李林甫眾星拱月似的,眼下被大拍马屁,自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
「世称狮子为『万兽之王』,皇上今儿个坐寿,微臣愿陛下获此『万寿之王』,得以万寿无疆!」李林甫善於逢迎上意,以谐音祝寿,群臣又是一阵阿諛叫好。
就连皇帝也给了他十足面子,称许有加:「一兽走,百兽惊;一寿至,万寿延。哥奴,你这礼送得好啊!朕大寿坐得开心,就封你为黄门侍郎(禁宫侍从官)!」
李林甫喜道:「谢皇上恩典!」
张九龄在一边见到了官僚諂媚的嘴脸,加上李林甫又以巧言令色获致高官厚禄,心中甚感不悦;但见向来与他结交友善的御史中丞(总监察长)卢怡、尚书左丞(宫廷秘书署奏章记录官)袁仁敬、右庶子(宫廷副议长)梁升卿,因看不惯李林甫的作为,还有一派人马在朝堂上鼓噪逢迎,都已準备发难。
张九龄知道时当皇帝坐寿,参劾时机不宜,他便向好友们使个眼色,逕行自百官中出列。
「皇上,臣也已準备贺礼,谨献御览!」
李隆基知道张九龄文学政事咸有所称,便道:「将军,把张爱卿所献之物呈上来,朕要亲览。」
「是。」高力士眼角儿一瞟,左近宦官旋即接过张九龄手书的五卷著作,再呈给皇帝。
李隆基约略翻了翻书卷,阅读半晌,直是讚不绝口:「子寿,这书名为『千秋金鉴录』,名字取得好哪!朕虽只看了几页,但凡言前古兴废之道,以伸讽諭,立论煌煌,条理俱佳,令人无限激赏。」
张九龄道:「盼此书能对皇上参赞政事有所裨益,微臣於愿足已。」
李隆基道:「爱卿用心良苦,实属难得。」
「张丞相怀君体国,胸襟坦荡,臣等惭愧,心裡只想搜罗奇珍异宝献媚,於为人臣者,确有不及。」侍中(宰相)裴耀卿也不禁讚佩道。
「裴丞相所言极是。」李林甫也说。「臣久闻张丞相文词上乘,公忠体国,既然这『千秋金鉴录』为千古鉅著,微臣盼皇上将之交由礼部付梓,刊行天下。」
此时侍中(宰相)裴耀卿、礼部尚书(秘书长)李林甫与张九龄三宰相在相位,同秉国政,而张九龄以词学进,入视草翰林,又爲中书令(宫廷政务长,等同宰相),甚承皇上恩顾。
裴耀卿与张九龄平素就极友善,李林甫心思巧密,因与二人共同辅政,以张九龄方得君心,颇受礼遇,表面上称许諂媚,内心其实对二人不怀好感,意未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