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其实就是一副微型的珐琅画。
大明火珐琅需在同一珐琅上涂上多层色彩,再以炉火焙烧加固。上色时把握由浅至深、由暖色调开始的顺序,每次上色同一色系。
上完一个色系就送入800度的窑内烧制让珐琅融化,取出后再自然冷却,冷却后继续上色。每一次上色都要如此重复三遍方能真正上色完美。
航海大明火珐琅陀飞轮上应用了蓝色grandfeu珐琅技法,这种技法要求高温窑来融化珐琅粉末,表盘是逐层加热而成,每层都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
这种反复的烘烤最终让珐琅沉淀,因此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开裂。装在6点钟位置的飞行陀飞轮是自制的。
这款马赛克海龟表盘,一共动用了十几种不同的宝石,诸如玛瑙、玉石、珊瑚,还有珍珠母贝等,共计1167片,每片075毫米见方,厚度04毫米的小方块,前期的选材、打磨等工序先不用说,光是镶嵌一项,就耗时60多工时。
纯粹的白色珐琅表盘的优雅气质是这款超薄陀飞轮腕表的主要特征。素雅的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看起来给人一种洁净、简约之感,在感官上“偏心”的时分指示盘设计,更加凸显出陀飞轮装置。
其上装配有宝玑数字时标环和蓝钢指针,时间指示非常清晰直观,便于读取。
这块表的厚度是745毫米,581型机芯的厚度是3毫米。
陀飞轮专利217周年纪念,陀飞轮是亚伯拉罕·路易·宝玑的一项革命性的发明,“陀飞轮日”的纪念再加上一块具有机械和艺术美感的腕表,实在迷人。
每一枚珐琅腕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制作时间,通常一位表匠在一个月只能完成一枚。表匠先制作一个有基础纹路的胚盘,然后在上面填充珐琅材质,一笔一笔制作出世界地图的画面;随后高温烤制并进行打磨,反复如此才最终成型。
在120多道工序,只要一笔出错,珐琅表盘只能作废。严苛的制作工艺,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泽柔和、过渡自然、纹路细腻的珐琅画像。
除了迦南美地采用的微绘珐琅,柏高还掌握更为复杂的内填、掐丝等珐琅工艺,当然,价格也更为昂贵。
在表盘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