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该品牌的手表中是从没出现过的。表上有她的签名的,近作还有她为伯爵画的“地图”。
不像其他人的应卯之作,她没有随便地从俗填上颜色敷衍了事。山川有山川的浓郁,土地有土地的砂黄,甚至画面上有白天黑夜的表现。这一切,得力于功底,得力于传承。
anita学得技艺进入钟表圈,在我的记忆中最早合作的应该是伯爵。大概2003年,这个品牌就推出anita的微绘珐琅“rose”,每年做一款,限量三只。我买了第二年的“蓝地多蕊玫瑰”。
犹如花卉图鉴的精细工笔,鲜艳华贵的绛红色,花瓣鲜美欲滴,使我顿时心折。掐丝珐琅无法达到的臻致细腻,在这里不费吹灰之力就表达出来了。这几年anita主要画掐丝,两者花费的时间区别,可非倍而已。
最近十年,在各类珍贵钟表拍卖会的拍卖纪录里,不管是座钟、怀表或现代手表、奇特造型的古董玩物,只要是运用珐琅工艺的,成交率都非常高、价格奇高,且十分抢手。
无论制作何种类型的珐琅,都要通过极为考验功夫的烧制过程,每层珐琅粉要均匀,烧制的温度和时长也要靠经验掌握。
否则就可能出现气泡、裂痕或异常,稍有差池便要整块报废,即使到了最后一步,烧制若出现了差错也只能前功尽弃,所以耗费率相当之高,一般成品率只能达到30。
虽然如今大部分制表工艺都可以用机器替代人工,但是珐琅表盘的制作依然必须是纯手工完成,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可以取代,还有低成品率,这些都是导致珐琅表价格昂贵的原因。
常见的珐琅工艺有五种,包括掐丝珐琅,素色珐琅,内填珐琅、彩绘珐琅和大明火珐琅。
掐丝珐琅一般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素色珐琅一般有三种,纯黑、纯白和透明彩色。这其中,纯黑与纯白都是难度较高的颜色,必须要一层层繁反复上釉反复烧制;而透明色珐琅则在烧制成功之后还可以在上雕刻花纹。
内填珐琅是不用掐丝作图的,而是在金属的质地上,以压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纹,并在凹下处,填以珐琅彩进而烧制。
彩绘珐琅就是用珐琅彩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