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anita气愤地说,小工艺只有在法国这种重视艺术的国度才被重视,而在瑞士,政府完全没有任何支持,只能自生自灭。为了生存,艺术家只能用简单的手法制作聊具一格的商品。幸好,我们的钟表世界,还有三两个人像anita那样较真劲儿。
如果能找到门路说服这样的真正艺术家出手,收藏到好作品还是有机会的。最近就有一个朋友获anita首肯,在手表面盘上绘画乌菲兹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波提切利绘画的《春天》。
现在高科技制表风气横行,人的作用几乎减到史上最低位,只有石英时代可堪比拟。多数表是冷冰冰的,没有了人气带出的艺术氛围。全人手绘画的珐琅表,给人温暖的感觉,q再次请到亚洲钟表权威锺泳麟先生,告诉你如何欣赏和收藏珐琅表。另外,我们也对珐琅表做了一番有趣的分析。
anita的全名是anitaorchet,在画上她的签署是“”。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卡地亚、伯爵和爱马仕的众多顶级珐琅表均出自她手。
她的师父是鼎鼎大名的suzannerohr,师公是carloozzi,两者均为日内瓦珐琅画界顶尖的人物。同时,suzanne将手上拥有的百年古老珐琅釉料与绘画工具传给她,因此她的珐琅画就算是掐丝种类也会有异样的珠宝光彩。
有珐琅“师”曾跟我说,现代科技先进,什么样的色泽也能调配出来,我懒得回应。明成化青花瓷上的苏麻离青配方,人们不是仿了超过500年了吗,谁又能仿出那种浓厚凝重矜贵宝光来五年前,百达翡丽在巴塞尔展出了由anita创作的怀表“judith”,缩绘自avklit的同名画作,众皆惊艳。
这是人们熟悉不过的名画,容不得半点差池。但除了传真,画作经过珐琅烧制之后,有了另一种非凡光彩,特别是画布上很难表现的金色,在珐琅画上显得几可炫目。百达翡丽总裁老史端说,anita是珐琅界的一颗新星,前途无可限量。近代珐琅腕表流行,不少品牌都在滥竽充数。
尤其是掐丝的制作,图案往往过分地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份铅笔草图。在这样的大气候之下,anita的作品脱颖而出是可以预料的。我买了她为百达翡丽画的“蝴蝶”掐丝珐琅手表,使用的技法就大量混用了微绘技艺。
我最开心的是,百达翡丽允许她在表面上署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