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珐琅面盘和栩栩如生的活动人偶,皆以掐丝珐琅技术手工精制而成,将时间流逝的概念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复杂精细的掐丝珐琅技艺被生动地运用,绝对是美感与工艺的完美结晶。
画珐琅,两种工艺大有不同。所谓画珐琅,也就是用珐琅彩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17世纪末,画珐琅由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带入中国。
其中微缩彩绘珐琅是日内瓦制表七大工艺之一。在18世纪末,日内瓦的珐琅大师创造出“无色透明釉彩下的绘画”,以其艺术创造的精确和经久不变的迷人外表着称。
微缩彩绘珐琅先在金属表盘上覆盖一层抗变形的珐琅釉,烧制出没有一点瑕疵的盘面。彩绘师在表面涂上数层白色珐琅釉,才开始绘制。彩绘师要用特制的针笔,以高倍显微镜放大作为辅助工具,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细心绘画。
再用高温焙烧,让色彩不断加重,直至发出夺目的光彩。因为每种釉料受热后颜色变化不同,往往需要多重上色搭配多重烧制才能完成。
完成一块微缩彩绘珐琅面盘远比装配一枚陀飞轮机芯还难上许多,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有很高的淘汰率,而且培养一名彩绘师比制表师要困难的多,种种这些造成了微缩彩绘珐琅表价值居高不下。
积家要求高温窑来融化珐琅粉末。
表盘是逐层加热而成,每层都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这种反复的烘烤最终让珐琅沉淀,因此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开裂。装在6点钟位置的飞行陀飞轮是自制的。
纯粹的白色珐琅表盘的优雅气质是这款超薄陀飞轮腕表的主要特征。这种设计非常巧妙,手工切边的陀飞轮棒,顶部是一颗尖晶石,安置在5点钟的位置。显示有宝玑风格阿拉伯数字的钟盘字环在偏离中心的位置11点钟处,跟陀飞轮面对面。
这块表的厚度是745毫米,581型机芯的厚度是3毫米。陀飞轮专利217周年纪念,陀飞轮是亚伯拉罕·路易·宝玑的一项革命性的发明,“陀飞轮日”的纪念再加上一块具有机械和艺术美感的腕表,实在迷人。
这款表跟其他的高珀富斯时计一样,是一款极富设计灵感的产品,设计特征兼具机械创新和现代美感。在这款表壳上,珐琅在这种三维外观上发挥着非常微妙但是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