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
而在中国,则有物尽其用,择其弊处而缮之之意。
金缮,不止于修缮完复,更是尽善,尽美。
在南宋之时,有一只来自龙泉窑的碗东渡到江户时代的日本,被当作国宝珍藏。到了日本室町时代,碗被掌权的大将军足利义政得到。
足利将军十分喜爱,却因流传时间久远,碗底还是出了裂隙。足利便专门派遣使者携带此碗来到我国,恳请大明朝的皇帝照原样再赐一个,可是遍访民间各窑,已仿不出如此釉色的物件,只好命工匠将碗用锔瓷修复,带回日本。
为什么会选用金这么贵重的金属为瓷器做嫁衣?则是因为“侘寂美学”的展现。
“侘”的原意是简陋,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类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同时,它也是一种欣然接受自然生死循环的态度。
而“寂”除了表层“寂静”的意思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在老旧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
所以,花好月圆是一种普世公认的完满,而融合侘寂精神的金缮则呈现的是另一份执着,代表一种面对残缺的姿态。
即用世上最贵的物质来呵护伤痕,精心修缮,不去试图掩盖,欲盖弥彰岁月流逝带来的伤口,而是接受生命中的这份不完美,并珍重对待。
金缮工序
1将碎裂的瓷器用天然大漆来黏合碎片或填充缺口
2放置数天阴干后打磨平整
3在漆上施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装饰
4抛光完成
修复周期大约需要20天以上,让破碎的物品在复原的基础之上
也许一件瓷器的价格不过尔尔,但所凝固的岁月时光,却是爱物之人所恋恋的。
当真爱着这器物时,当它出现伤痕,怎会弃之不顾,反而是倍生怜惜。细细地去用最贵重的物质去修缮,让它恢复往昔模样,碎裂处反而愈加流光溢彩。
看那一条条纤细的金色线条顺着裂纹伸展,如游龙一般肆意自如,如春风里的柳丝轻抚,或黑夜之中的闪电疾驰,或是清山里的溪水涓涓。
正与现代人身上的一份浮躁成了反差的对比,物件坏了就弃之不顾趁早换新,发现恋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