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以分手了之,非得是要得不到的事物才叫完美。
爱一物时,何必是要它崭新靓丽才是心头好,等它与岁月磨合打打交道,留下印迹时,想起一起陪伴过的日子也会觉得它好美。
弥补了中国金缮史上的空白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国金缮修复第一人从2003年开始着手学习到现在他已经投入。
走进朱墨皓位于嘉善县城的工作室,不足10平米的空间里,工作台、陈列柜、工具箱,还有各色缺东少西的陶瓷、木雕等大小不一的老物件。工作中的朱墨皓,常常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
因大学主修古陶瓷修复,求学期间,朱墨皓曾经跟着老师去过不少文物修复现场,参加文物修复工作。这个94年的帅气小伙谈起器物修复来,眼中满是神采。“过去的器物重实用性,一般坏了也就丢了,真正花心思去修复的不多。”朱墨皓说,专业知识教会他,修复不是创作,而是修旧如旧,还原器物本来的真实,而又不破坏器物本身。
金缮,让朱墨皓对器物修复有了全新的认识。金缮是什么?这是一种以天然生漆为主要修复材料的修复技艺。大学期间,金缮技艺作为课程内容进入了朱墨皓的视线。
“不同于传统陶瓷修复中的锔瓷,金缮无需钻洞钉补,不会损害原器物。”朱墨皓说,现代的文物修复中有三大原则,可识别性、可逆性、最小干预原则,金缮恰好是这三大原则的完美诠释。
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手艺人的巧手,裂痕被绚丽的真金掩盖,与原器物不同的材质相辅相成,形成了另一种独到的美感,残缺的美。
无形中,手艺人对器物的理解也被倾注在了修复中,不止金色,银、铜、漆艺皆可为装饰手段,可修复的器物材质众多,除了陶瓷、紫砂制品,也可用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等器物的修复。在修复中创作,这让朱墨皓更对金缮一技欲罢不能。
在朱墨皓的工作室里,惊喜随处可见。灿烂的金色爬上了器物周身,有些状似流水细纹,有些似墨迹斑斑点点,因碎裂的随机而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态。
为器物赋予新生的过程并不容易。在朱墨皓看来,金缮脱胎于漆艺,漆才是金缮的灵魂所在。修补中,用大漆作为粘合剂,将碎片粘合,以漆为底打磨得当,再用金粉、金箔修缮,从而使老旧而破碎的器物重新焕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