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妇当年五十多岁了。他们曾经生养了两男一女,因为贫病交加,没能养活成人。当他们来到后山时,听到小梅玉微弱的哭声,如获至宝。将她抱回来,对她精心护理。想不到小梅玉竟然命不该绝,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老俩口每天乐颠颠的,每当听到小梅玉的笑声,就会高兴地互相道贺:
“老头子,真是老天可怜,送给我们一个孩子。”
“老太太,老天爷怜悯我们,给我们送姑娘来啦!”
小梅玉和老爷爷、老奶奶相依为命十几年。后来,老倆口相继去世,刚满十一岁的小梅玉,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流落街头。终于有一天,她昏倒在街旁,被好心人送进了孤儿院。在孤儿院的几年中,她慢慢长大,上了学。小学毕业后,就留在孤儿院当了保育员。因为她自己出身贫苦,所以也特别疼爱这些和她相似命运的孩子。
吴阿姨的自述,让我流了一脸的泪水。我搂紧吴阿姨的脖子,将渍满泪水的脸贴着她的脸,感谢她选择了这个舍己助人的职业,将我当作自己的兄弟、子女的真挚情感。吴阿姨也紧紧地抱住我,将她的脸紧贴我的脸,将她的泪水融在我的泪水里。
在吴阿姨的精心护理下,第三天我就“出院”了。
3
孤儿院新来一位教导员,三十岁左右。不知道他是不是安徽人,只记得那一天,他把我们三百多个儿童集中在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和我们见面认识。跟我们讲安徽人把鞋子称作“孩子”的笑话。他说,一个安徽人上公共汽车时,把鞋子给挤掉了。他大声呼叫;“孩子,孩子,我的孩子掉了。”司机停了车,他下车拾起鞋子,穿上脚。人们问他:“你的孩子呢?”他把鞋子又脱下来,说:“在这里。”说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新年快到了,国家准备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李教导员接着就教我们唱一首歌。想不到教导员也会教唱歌。
歌词是这样的:
嘿啦啦啦,嘿啦啦啦,
嘿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锣鼓声中新年到,
唱歌跳舞不分老和少。
歌声响,红旗飘,
太阳当空照。
生活在毛泽东时代,
多么幸福。嘿!多么骄傲!
嘿,嘿,同志们哪!
一九五三年任务大呀,
为了把生活水平来提高,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我们有决心,我们准备好,
我们有决心,我们准备好,
迎接祖国的建设高潮!
李教导员是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