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整体结构美。这一层次相对的说,内涵较深,普遍性较差。有这种审美能力的人能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美的东西及其实质。
第三个层次,理性审美能力,接受客体更为深刻的内在美的意蕴。层次最高,能体现一个人审美素养中一种“敏锐”的特质,富有创造美的能力,与人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科学知识水平的关系密切,往往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积累和培养而得来的。
人的审美能力,不仅以一定的生理、心理结构为基础,而且以一定的审美经验、文化艺术素养为基础,受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制约。因此,它一方面与人的生理素质进化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它又与人的社会实践有关,是长期的社会实践以及进行审美教育的结果。因此,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应该抓住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提高美学素养。所谓美学素养,主要指美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美学见解的科学程度与审美能力的高低。美学素养的获得和提高,除了学习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在于培养广泛的审美爱好和审美兴趣,并学会从中得到启发,悟出一些美学原理来,人而掌握审美规律。★积累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审美经验虽然直接源于感官,但在审美活动中,人们的审美经验经过了千万次的重复,便会“积淀”成为审美的倾向性,即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一旦形成,但会“生根”在人们的深层无意识之中,从而提高对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开展审美创造。审美创造应该是美学研究的最高目的,因此审美创造能力在人的整个审美能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形成也需要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需要丰富的知识和表象积累;第二,需要原型启发和积极的思维活动;第三,迎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和审美主体的创造需要。
②目测能力
一位画家说过“画家眼睛的目测准确性往往不亚于器械测量。”我们当然不心相要求画家一样来要求所有人,但训练准确的目测能力,对提高一个人的成功几率无疑是有帮助的。如你做任何事情总要先观察,而后再投入行动。
③透视能力
由15世纪中叶意大利画家波尔哥创立的创立的绘画透视理论和技法,之所以在造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物体由立体到平面,又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化,都是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来完成的。透视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面透视等。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立体的轮廓,即使是抽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