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长辈们面露难色,赶紧加了一句:“不用在灵江上筑坝,在其它河上筑坝就行了。而且全钢的水车能带动更多的机器,像这样的缫丝机至少40台。”水力缫丝机它们只是诱饵,锻压机才是关键,所以赵永泰努力地诱惑着。
听到说不用在灵江上筑坝,父子俩松了一口气,对一台水车带动40台机器也怦然心动。越集中越好管理,而且均摊后的成本也越低。随后老爷子吩咐道:“崇贤,你明天去问一下泰儿他舅父,澄江和断江两岸的土地能不能买到。就算不能成片买,单块也行,反正只是筑坝建水车。”因为万历四十三年嘉兴朱家的隐地案,江浙地区的大户或多或少都吐出了一些田地。永宁江中段两岸的田地有不少是官家的或平民小户的。
“好的,爹。”永泰的舅父何文渊,是现在台州府的同知。是他妻子的二哥,两家关系一直很好,时常有走动。
“泰儿,那你抓紧时间让工匠们建水车。水坝问题如果暂时不能解决就先做木的,慢一点没关系。另外你接着把家里的纺车什么的都改成水力的。做好了爷爷有赏。啊!”老爷子对孙子笑着温言道。现在赵永泰在他眼里已经从传家之宝升级为稀世珍宝了。
“好的,爷爷。”早建晚建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建就好。
第二天,爷仨分兵三路,为水力机器忙碌起来。
最终,因为买地的关系,全铁制的水车还是被延后了。不过家里的铁匠、木匠们在厚赏下同时也是熟练了,一架木轮水车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建成。
几个月后,赵家在沿河岸的自家田地里建起了一连串的水车作坊,最后将全部的作坊用砖墙圈起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纺织作坊区。在人工和机器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不但成本减少了很多,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不过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商户的敌视,布庄里的棉布和绸缎价格都没有调整。但是赵永泰的建议下,每个月挑出一种棉布和一种绸缎进行九折特价销售。这样价格差别不多,而且只有两种规格,不会引起别的布庄的强烈反应,又能提升自己布庄的人气。
特价销售的第一个月统计结果让老爷子俩喜出望外,不但特价商品的销量很高,其它的非特价商品的销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甚至提高三成以上。看到小家伙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两个大人想了想还是厚着脸皮问了一句,当然,这个只能让儿子来做:“泰儿,你之前建议的时候就想到了其它规格的销量也会涨?”
“是啊!这个叫群聚效应和习惯效应。当人们知道有自己需要的商品降价的时候,不管当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