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车企可以凭借着某种“运气”推出一两款爆款车型,例如已经破产了的众肽,他们的众肽2008,保时泰都有短时间之内引爆市场的能力。
但是想要让爆款维持生命力,持续的输出爆款,技术投入就是必须的,而所谓的技术投入并非是你花了多少钱就算是技术投入的,可能你的技术方向错了,钱花得再多都没用。
作为一家在2008年成立的车企,走过14年头的尉来算不得年轻,但是也算不得是老牌企业,技术底蕴并没有那么的深厚。
在尉来成立初期,檀锦程的操作模式其实也让很多人看不懂,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或是并购,入股某家零部件企业,或是在海内外玩并购,偶尔还跑去互联网搞一搞。
甚至还买下了一家手机品牌,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
在造车方面,推出了悦驰系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是吉利一样,逮着一个系列往死里薅,撑着尉来往前走。
初阶段的檀锦程,给人的感觉就是玩金融的,对于并购,投资非常的热衷,旗下的企业一家一家的上市IPO,造车似乎并没有那么受到重视。
虽然檀锦程一再向外界表明他造车的决心,但是可信度还是存疑的。
如今14个年头走过,檀锦程对于尉来品牌的运营模式已经渐渐清晰了,以金融为根,锂电池,包括系统OS,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芯片制造为干,产业链布局为叶,推动着尉来的整车制造。
十几年之前的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布局,渐渐的发挥出它的作用,尉来在技术投入方面,异常的精准。
跟传统汽车相比,尉来有动力电池产业以及智能驾驶系统方面优势,这些全新的技术是吸引年轻用户的重要因素,而跟新势力企业相比,尉来又拥有自己的产业链优势。
尉来的产能水平,根本不是新势力能够相比的,哪怕是特斯拉这种手握几十万订单的,在短时间之内都没法对尉来构成绝对的威胁,因为他的订单与产能转化率根本没办法匹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