逵和赵卨便分遣兵将伐木制造发石机攻打,又暗遣军设伏山间逐步减兵示弱诱敌,安南军倾数万众渡江出击,宋军伏兵尽发,步骑合击,趁其帆折樯摧之际,选精兵乘大筏猛攻,大败越南军,斩杀了安南李朝的洪真太子,并且俘虏了大量安南军队,安南随后求和.不求和也不行,没了富良江防线,在不求和就可以等着灭国了,而北宋也无意于吞并安南,于是双方罢兵,都消停了下来。
而胡元澄的意思也很明显——牢记历史教训,不要出去野战。
如果李朝时期的安南军,不离开富良江防线去浪战,那么凭借着治水权,宋军是过不来的,即便要过江,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里可能有个很多人不解的小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安南军有治水权?按理说宋军水师不是很发达吗?
这个问题,放到如今的明军身上也一样适用,原因很简单,安南军把富良江下游的航道给堵住了,堵得严严实实的。
明军的水师,没办法溯江而上,所以治水权就在安南水师手里,虽然安南水师都是小破船,可明军的大船就是上不来,这也没办法,清理航道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车骑将军范可永眉头紧锁,沉声道:“司徒所言极是,从鸡翎关的情况来看,明军火器犀利,我们的步卒在平原上与之交战,胜算不大,我军必须依托地形,发挥我们熟悉地形的优势。”
“末将同意范将军的看法。”轻车将军胡烈接过话茬:“我们可以利用谅山周围山岭和高地构筑的多道防线,层层阻击明军,而且还得派人火速前往王城求援,必须要得到更多的兵力支持.不然恐怕支撑不住,毕竟明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东西两路明军,战兵、辅兵、民夫加在一起,如今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人数上万就漫长遍野了,更何况是这么多人,在富良江北岸展开,简直就是无边无际,如果是在南岸平视,倒是没什么太大感觉,但对于富良江防线的核心枢纽,也就是谅山多邦城上的安南守军来讲,这个视角效果就相当恐怖了,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是相当之大。
破虏将军潘麻休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