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来,为接下来的南下作战做好了充分准备,而西路军也在沐英的调度下,逐渐靠拢,完成了对谅山的包围。
对面的安南军,负责防守富良江防线的,是胡季犛的长子胡元澄,除了他以外,还有车骑将军范可永、轻车将军胡烈、破虏将军潘麻休等将领,都是亲附于胡季犛的胡氏宗族或是亲信。
此时,面临明军的大军压境,兵力和战斗力都处于劣势的胡元澄,也是紧急召开了会议。
胡元澄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上,面色凝重,目光扫过下方的将领们,众将均是一脸严肃,气氛紧张。
“明军来势汹汹。”胡元澄直言道:“诸位将军,明军此时士气正盛,接下来必将全力南下,富良江防线是通往升龙府的必经之路,当年宋李熙宁之役的故事,想来大家都清楚。”
胡元澄这里提到的“宋李熙宁之役”,是北宋和安南的李朝之间在富良江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在华夏的历史上毫无名气,但对于安南人来讲,那就是仅次于蒙古入侵的大战了,属于是历史上难得的大战,因此基本上每个稍有见识的安南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而这次战役,其实是安南李朝对北宋广南西路的入侵和北宋对李朝的反击战争,三百多年前,北宋熙宁八年,李朝发动了侵宋战争,由大将李常杰领兵,攻破北宋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在三州屠杀并俘掳民众而回。
随后铁血大宋这次不是辱宋,是真的铁血了一回,北宋并没有献上岁币,毕竟打不过大辽和西夏还打不过你安南了?北宋君臣上下一心,调拨兵马囤积物资,于次年,也就是熙宁九年就打了回去,并且充分发扬了“得道多助”的精神,联合了占城、真腊等国。
三十万宋军出动,很快就收复了钦州、廉州、邕州,把被安南人俘虏的百姓解救了回来,并且夺取了广源州,随后宋军水路并进,开始大规模进入李朝境内,宋军至决里隘,安南军列象阵阻击,宋军持强弩猛射,以长刀砍象鼻,象受惊向后回奔,反而殃及安南军,安南军溃退。
随后两军在富良江决战,安南军战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军不能渡,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