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道:“除了构筑防线,还需要加强水军的巡逻,能与明军对抗,靠的就是富良江这个天然屏障。”
“诸位将军的建议都很好,还是要层层阻击明军,拖延他们的进攻步伐。”胡元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议事厅内,众将领齐声应是,不过王城那边能给他们再挤出多少军队,实在是很难说了。
接下来,明军反而没有像是进攻鸡翎关那样攻坚,而是不急不缓地在富良江北岸继续整训,而明军的这番姿态,也给安南军整的有点懵,他们想不通明军为什么不攻坚,按理来说,明军在之前的关卡下面虽然有伤亡,但是绝对不会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毕竟明军的总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实际上,明军不攻坚,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利,而拖延下去,对明军有利。
之所以说客观条件不利,一方面是因为多邦城没法挖地道.这座城池就建在谅山上,下面全是石头,而且高低落差极大,明军需要大角度仰攻,是很不划算的,另一方面则是等待水师。
水师现在正在分兵行动,舳舻侯朱寿带领的水师在清理富良江下游的沉船,疏通航道,争取进入富良江,而南安侯俞通源则是在不断运送兵马向南,向清化港囤积兵力。
大军不动如山,这时候忙碌的,除了辎重部队,就是炮兵了。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一群炮兵里,朱高煦光着膀子,露着一身腱子肉,正在多邦城下面对着城墙轰击,看得出来,他很喜欢朱雄英做的这首诗,很符合他的脾性,而过去半年多,朱高煦又窜高了一截,整个人一天能吃四五个人的饭,身形也宽阔了不少,这等巨汉,一看就是个当猛将的好苗子,都快赶上平安了。
正五品的千户李景隆和两个从五品的副千户徐膺绪、徐增寿管着幼军的这些炮手,而幼军实际上一千多人,真正参与征安南的,也只有几十人而已,所以说是一个千户所的编制,实际上连百户都凑不够,充其量一个加强总旗,下面有七个小旗。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