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债,是最早改制的一批企业之一。工人下岗已经好几年了,运气好的重新找到谋生的门路,运气不好的就像这位大姐一样,没活路,家里还有生病的拖累。
甄珍听朴婶说过,市场小街下市的时候,有好些人会来捡一些还能入嘴的菜叶子回家。日子减省到连菜钱都舍不得花,更有甚者不是减省,是根本掏不出买菜的钱。
社会就是这么贫富不均,马家小孙子拿进口巧克力当饭吃,屋外的大姐为一个月两百块钱的小工活计折腰。
家里有小猫这个神奇的小生物,哪怕自己累一些,甄珍也不想招个外人进来。家里不用人,可这次端午的买卖需要用人。
见甄珍不答话,大姐不好干坐着,准备站起来走人,“打扰你了,老妹儿。”
甄珍把人叫住,“大姐,你有健康证吗?”
见大姐摇头,甄珍指了指吧台后她的健康证,解释道:“今年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餐饮从业者都要办理健康证明,我这暂时不收小工,但是我有一个活,马上就要开干了,能干一个月,杀鱼,洗鱼,挤丸子之类的活,活有点累,我一个月发五百块钱工资,你如果感兴趣,把地址和电话留给我,等你健康证办出来,我的活也该开工了。”
大姐一脸喜出望外,累点不怕啥,一个月挣的能顶两个半月小工挣的,上哪找这样的好事。
“哎,老妹儿你告诉我在哪办,我明天就去。”
“离得不远,在碧塘公园那。”
送走感激不尽的大姐,甄珍算了下她需要的人手,找一个人肯定不够,光是接的发动机厂那个大单就要做海量的鱼制品,大概需要十个帮手。
这次大活都在食品厂那里,朴婶和赵姨没法把店扔下过去帮忙。可以让两人帮自己包粽子,食品厂的管理她想找小燕姐帮忙,她的高丽参店不忙,找家里人代看一个月,不影响买卖。
小燕姐人沙楞,粗中有细,最适合管人。
这十个人去哪找,她已经跟合伙人王进和小陈商量过了。
还完欠债,一切从头再来,搞事业的资本慢慢积攒,不急。成天喊小人物互助,以往能力有限,当然现在能力依然有限,但这次全靠陈警官的帮助她才把买卖继续下去。
既然分出一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