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极了。朱佑樘对着王恕、马文升提出的那些选拔官员、考核官员的制度非常有兴趣,然而监督员们是这样的一群人,还真让朱佑樘对监管机制感到有心无力。
言官的事情暂且摁下,先说到周洪谟此人,已经和朱佑樘说好,等编完书就致仕回家。因为周洪谟也是年事已高,再加上他也没有王恕、马文升那样位置关键,朱佑樘就想同意了他的请求。
然而阿娇却是想留下周洪谟的。
这又要说回到覃吉身上。正因为他长年累月地和朱佑樘灌输的观点,让朱佑樘对着佛也保持着一种不太信仰的态度。尤其是花费实在太大了,一座座寺庙,占了土地不说,还都要黄金打造!当然了,阿娇本身也没有要让朱佑樘信佛的意思。但是阿娇发现朱佑樘开始对道家的那些东西感兴趣了,这就让阿娇很忧心了。
朱佑樘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强大。当然了,历史上那些比他还要铁血的帝王,也有好些最后走上了求神问佛的道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朱佑樘自幼就体弱多病。因此阿娇能理解朱佑樘需要找一个精神寄托的行为。
但是非佛即道的话,阿娇还是宁愿选择佛教。虽然道教佛教都出现在阿娇那个年代之后,但是道家学说可是早就有的。然而在阿娇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系统的道教组织,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群坑蒙拐骗,乱炼丹药的江湖术士。
后来阿娇自己深入了解过道教,结果发现这个教派实在太诡异了。正一教算是比较古老的了,然而正一教一直就没有什么统一的信仰书籍,除了老子的那本之外。全真教则是近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教中用书要用到《孝经》还有佛教书籍。
明朝流行的是全真教派,这么看来,至少全真教的一部分也是从佛教里演化出来的,如果佛教是坑蒙拐骗,那么全真教难道能歹竹出好笋吗
道教在覃吉这些人看来,似乎是比佛教物美价廉很多。但是神仙是不能乱拜的,道教弄出的那些符水、丹药、熏香,已经被阿娇彻底识破了本质。正是因为阿娇最早接触的就是黄老学说,就更加不能容忍这些玷污了道家本源,打着老子的旗号招摇撞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