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以前叫李刚,后来叫“彭卫国”的中国警察猝死的消息之后,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甚至重金收买目击者来证实这一消息,那么,现场参与抢救彭卫国的医生和护士就是最重要的证人。
“蝈蝈”之所以提出这个“诈死”的计划,是因为,在他向保山支队党委提交的秘密报告中,不仅坦承自己向上级隐瞒段蒙生将在边境线上的冰工厂出现的情报,主动请求处分,此外,他还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追捕赵五及向我警察开枪爆炸的其他毒贩,直至最终将段蒙生抓捕归案的设想。“蝈蝈”提出的计划核心,就是必须派侦察员渗透到境外,充分利用境外贩毒势力之间的矛盾,创造打掉段氏兄弟贩毒集团的战机。
派谁去境外卧底?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境外卧底?这是保山边防支队党委迟迟不能回复“蝈蝈”的主要原因。为此,保山边防支队只能将“蝈蝈”的报告提交给总队党委,请总队党委统筹安排。
在研究“蝈蝈”隐情不报是否属于重大违纪问题时,大部分首长认为:彭卫国肯定有错,但也不是什么大错。如果在“706”专案立案之初,彭卫国就主动上报段蒙生可能出现在冰工厂的消息,事实上是给上级“出难题”,抓不抓段蒙生?的确需要层层请求,结果很可能贻误战机。彭卫国当机立断,主动承担责任,下达突袭制“冰”工厂,抓捕厂内人员和前来接货的毒贩,应属一线指挥员的权限。至于段蒙生设下圈套,伏击我办案人员,这是敌人蓄意报复,段蒙生的阴谋环环相套,选择的设伏地点刁钻古怪,包括事先修路、提前挖好用于逃逸的地道等等,手法毒辣,令我防不胜防……
上级的初步意见是:撤销彭卫国保山边防支队侦察队队长职务,由正营职降为副营职,调回总队司令部,继续在情报部门工作……对彭卫国提出的,派人渗透到境外,从“暗处”掌握段氏兄弟贩毒集团的动向,伺机打击,务求一击必中的建议,上级深表赞同,然而,问题同样是:派谁去?以什么样的身份去?
其实,无论是提出境外卧底计划的彭卫国,还是保山支队,包括边防总队,他们都知道,这个卧底,最合适的人选,正是彭卫国本人。
彭卫国多年以来长期从事秘密侦察工作,在抓捕段向北、张光祖等大毒枭的“626”专案中经历了重重考验,建立了不朽功勋。彭卫国的忠诚、经验和应变能力,在整个公安边防部队乃至云南禁毒系统无人能及。问题是,段蒙生已经识破了彭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