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床的一角。我看着两名医生、三名护士对我亲爱的“蝈蝈”进行抢救: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我想,他们会不会对我的“蝈蝈”采用电击复苏呢?还好,他们没有。我看着一名护士拎来一台生理监护仪,看着他们把无数贴片贴上我亲爱的“蝈蝈”的前胸后背,看着监护仪上的心电图,衰减,衰减,最后变成一条直线;看着医生和护士黯然垂首;看着身着浅蓝色防护服的两名男性护工,推走我亲爱的“蝈蝈”的“尸体”。
我竟然没有流泪,竟然没有惊叫,我只是右手握拳,紧紧地抵住嘴巴,仿佛我的右手是一个白面馒头,而我一直,无声地啃着我握掌成拳的馒头。
“怎么会这样?”那是我亲爱的“蝈蝈”猝然“死”去的那天上午,我唯一喊出的一句话。
无人回答我。
其实,几个小时前,无边的暗夜,两个人的病房里,我亲爱的“蝈蝈”就告诉过我,为什么会这样?
……我去叫医生和护士的时候,他会吞下一粒特别的药片。这种药片会造成心脏猝停的假象,但并不会真正危及生命——当然,心脏猝停对身体机能的损坏非常之大,而且这种损害无法逆转。随后,医护人员会将他的“尸体”送到太平间。因为边防医院没有保存遗体的条件,上级特别安排的医生,以及总队侦察队的两名侦察员,他们的代号分别是“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就是将来“蝈蝈”的联系人,会立即将“蝈蝈”的“遗体”装上一辆“负压救护车”。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有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表面上看,“负压救护车”是将“蝈蝈”的“遗体”送往殡仪馆,其实是在车上对“蝈蝈”进行复苏。“蝈蝈”复苏后,在通往殡仪馆道路上一个隐蔽拐弯处,他将被另一辆车接走,“负压救护车”继续前往殡仪馆……
在彭卫国的档案和病历上,他于9月16日上午10时许,因为两个月前,被手 榴弹片重创内脏,虽经康复,却由于感冒引起并发症,导致心脏机能坏死,不幸猝死。
彭卫国重伤不治的消息,会通过特定的渠道,逐步扩散到境外,最后传到段蒙生的耳朵里。之所以要在病房里安排彭卫国的心脏猝停,是考虑到段蒙生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