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亲爱的“蝈蝈”潜伏在段向北身边,随时都可能“自然消失”相比,我碰上的顶多只能算是点小麻烦。
我亲爱的“蝈蝈”每时每刻都行走在刀刃之上,而我,浑浑噩噩,穿行于芸芸众生之中,百无聊奈地送走每一个清晨黄昏。
然而,无聊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奇。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这不奇怪,每一名记者的名片上,都印着姓名、单位、手机、座机、qq、微信号、电子信箱……
发信者给我提供了一条新闻线索:省内某著名高校校长最近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几年前已经发表于国外某刊物,作者是一个外国同行,也就是说,校长的论文明显是抄袭!
以我的“新闻敏感性”以及我对大学的偏见,我立即兴奋起来。
我给“报料人”回邮件,寻求证据。
“报料人”很快给我回复邮件,提供了校长的论文以及被抄袭的论文原稿。
以我三脚猫的英语水平,以及我对论文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贫乏,我当然不可能鉴别出两篇论文究竟有多大程度的雷同。
我决定做这个“大新闻”。一个大学校长竟然是一个剽窃者,曝光这个事实,对我这样一个辍学去当“小姐”的人来说,哈哈,大快人心!
我得承认,我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女人,我总想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设计得像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
所以,“蝈蝈”的父亲,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志诚,怀疑我费尽移山心力接近他的儿子,声称爱上了一位卧底警察,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嗯嗯,老公安有大智慧,叫我“心机婊”也可以,谁让我真的很有心机,而且碰巧还做过“婊子”?
我先是给校办打电话,表明记者身份之后对校办工作人员说:这所高校在“某些学术领域”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我想就这个问题采访学校的有关负责人,最好是分管学术的负责人。
我不着急,我知道校办工作人员会把我的采访请求写成正式的“电话记录”,甚至打印成正式的公文,先是报送校办主任,然后再报送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最后再呈送校长,校长批示同意。此后,他们会根据校长的指示,安排采访对象,一切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