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的丫头,恐怕面对诸多王妃官夫人,都得局促,我对jiejie,始终有些感激。”
她浅浅一笑:“如今嵘亲王成势,赞亲王也不顾情面,你我两府若能共成,必是极好。”
贤亲王妃侧过头道:“我家王爷有意拉拢文王多日,只是文王一直未曾答应。”
“王爷的想法,我左右不了,但我与jiejie亲厚,岂不也一样?”祝照朝贤亲王坐近了些,低声道:“我这人受不得气,想必去年周大夫的寿宴上jiejie就看出来了。若我是jiejie,户部竟然如此作为,那我又何必给他们留脸,不如抢先一步,取得功劳。”
“此话怎讲?”贤亲王妃忙问。
祝照道:“据我所知,那些农工并不认识钱夫人为何人,只是知晓这几日有人放粮,但jiejie不同,你是亲王妃,到场工部之人必然认得。钱夫人放粮多日,jiejie过去抢些风头,让她为你做嫁衣,到时候陛下若知晓有人放粮之事,工部与农工必然不记得什么侍郎夫人,就记得贤亲王妃来过。”
祝照扑哧一笑:“jiejie在陛下跟前得了美名,也能为贤亲王竖立形象,说不定陛下一高兴,搁置几个月的修路监工之事便又重回贤亲王手中了呢。”
贤亲王妃一听,确实如此。
她与祝照相处不多,但也的确到现在还记得周大夫寿宴上,众人行酒令讥讽明云见,祝照壮胆反讽各位官员的模样。
祝照这主意出得不错,贤亲王妃自己心中还有一套思量,她若去,必然不会空手去,带着点儿东西慰问工部辛劳的官员,再给农工放粮,也不算她白占钱夫人的便宜。
毕竟……是户部不义在先。
将祝照送回了文王府,贤亲王妃回去便在筹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