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臣们对视。
皇帝很是寻常问了几句话,阁臣们皆慨然呈言,一副肝胆涂地忠心为国的样子,皇帝认真的听完,温和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朕听后大有感触,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先回去等候,朕必然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次辅沈明山跪行大礼,脱去衣冠玉带,仅着素衣,坚持道:“请陛下现在就给内阁一个答复罢!”
胡灈咽了咽口水,只觉得沈次辅太咄咄逼人了,纵观史书,还没有哪个臣下能这般放肆,相较于先帝,当今陛下已经十分包容了。
皇帝站立良久,才道:“沈阁老一定要朕现在给你答复?”
沈明山以头触地回应了她的话。
“好。”皇帝仍是没有动怒,只是吩咐宫人备好轿子,而后道:“那便如阁老所愿。”
诚然,胡灈听到这句话时有些不可思议,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竟感到一丝丝落寞萧索。
她心中蓦然生出愤慨来,哪怕她只是个小小的直司臣,她也能明白,皇帝做的没有错。既然如此,为何要退让?
第二日的早朝皇帝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宣告了她的决定,既然内阁无法与皇帝达成一致,那阁臣们就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再回内阁当职。为此皇帝还贴心的为阁臣们准备了一张休假单子,照例送到吏部登记,并嘱咐,若是要递辞呈,就按照正常流程去吏部办理。相反,若是想明白了就去吏部报道。
众臣面面相觑,阁臣从来都不归吏部管,内阁自有一套规章制度,如今皇帝将她们划到吏部,岂不是与寻常官员一同作论,既然自降身价,那就干脆回归大流。满朝无人敢出声,最后吏部尚书出列应答,此事便一锤定音了。
皇帝随之安排六部尚书共议朝事,这是自宣德年间以来,六部第一次正式参与朝会,从前有内阁在时,六部只有旁听和答话的份,议事时阁臣才有权票拟,将奏折递呈御前,而尚书们只能发表一些观点。如今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吐气扬眉。没有了内阁以后,很多事可以直接由六部呈递皇帝面前,当日公文当日批复,不需再过内阁的手。办事效率增快不少,朝政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陷入混乱,着实令人惊叹。
朝廷没有了内阁就无法运转的神话一夕间被打破,皇帝以泰然自若从容镇定的姿态稳住了局面,而偶有停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