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谢郁死在山中。后来便有传言,说是当时军长被乱石击中昏迷不醒,吴易主持大局,勒令手下的人不许救助谢郁,这才酿下惨祸。吴易后来被罢官,正是因为此事的缘故。”
想到此处吴钺深吸一口气,攀上马车回府。马车才入后院,吴钺脚刚落地,管事便带着人来见她。打头是个身姿英挺的女子,一双招子十分精亮,道:“吴小姐,幸不辱命,您要查的人,我们已经查到了消息。”
吴钺颔首,道:“此事托与当家的果然没错,请说罢。”
女子抱拳行礼道:“小姐要查的这人原是辰州人士,后来举家迁往云州,在阾枫郡落户。此人原名岳瑾,不知何故后来改姓赵,她擅书画,号山野闲人,尤以人像著称。某也搜罗了些仿品,小姐自可看看。”
吴钺道:“她家中又有何人在?”
女子道:“她家五代单传,如今剩下一个唤作赵元的。说是来辰州寻亲了,早几月便已经离了云州。”
吴钺脸色一变,对她道:“吴某还有一事相求,请当家为我带一封信,尽快送到辰州昭邺原随原大人行辕处……”
.
七月十一日,内阁次辅沈明山上疏呈表,要求皇帝再议贺州官员升调一事,阁臣们纷纷表态在紫宸宫外跪了半日,请求皇帝收回调令。
满朝哗然,都明白内阁这次是铁了心要与皇帝对着干,首辅告病在家中,内阁的重担全落在沈明山身上,她这般行事,动辄以辞官相逼,无畏无惧。想来也少不了首辅严明华的默许,虽说她二人在内阁中斗争多年,但在这件事上,内阁却出乎意料地迅速统一了战线,谁也不知道那日后来发生了什么,皇帝到底有没有向沈次辅妥协?
内阁直司臣胡灈有幸见证了这一幕,沈阁老带着人跪在紫宸宫外,吓的她以为内阁要逼宫了。其实性质也差不多,内阁群情激愤,于殿前慷慨陈词,以家国礼法、孝道一说来压制皇帝。皇帝登基以来打的便是仁孝的招牌,被内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殿外下朝大臣们脸上的表情不可谓不精彩。
若是她答应,威信有失,恐怕是再也压不住内阁了。若是她不答应,内阁集体辞官,朝中难免受其影响动荡不安。
紫宸宫外跪了一排绯袍大臣,皇帝闻讯姗姗来迟,据胡灈观察她似乎并没有很生气,只是安静的站在宫外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