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秦王兄东征在即,正是兵马粮草着紧之时,如此匆忙之下又聚兵南下,只怕国朝力有不逮。”
不是李元吉不想去木洲,每每想到自己能占据一洲之地关起门来北面称皇,他做梦都会笑醒;可眼下确实不是南下的好时机;跟随父兄争战多年,该有的眼光,李元吉还是有的;目前唐军北击突厥一战功成,但同时也拖住了大唐大量精锐部队。此时李世民又被李渊逼着,领着他的天策府诸军东征;在李世民没有远离中原之前,被李渊纠集起来的忠于皇帝的军队,谁也不敢轻易动用。
这会的大唐,能征善战之士几乎被掏了个空。可以说是最虚弱的时候;在这个点南下,李元吉不难想像自己会有些什么样的待遇,只怕少不得部下多是用歪瓜劣枣充数。
这种南下法,还不如再等等,怎么的,也得等北方稍稳定些后,抽调一批北征将士充入齐王府中再走。
李元吉心中打着小算盘,嘴里却是满口的为国朝打算;李渊听得呵呵一笑,刚刚从高句丽跑了一圈回来的皇帝,一点都没把高句丽的战斗力放在心上;有飞船和神雷在,都不用大军蚁附,只需炸上两响,就能把那些边塞野民吓得屎尿齐流;攻城略地实在太容易不过了。实在不行,还有机甲嘛,虽然机甲部队是皇帝亲军;但还是可以暂借给秦王使一使的。
当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被李元吉提醒了一句后,李渊觉得还是应该慎重一点。于是改口道:
“非是即刻聚军出征,而是先行探路!神霄王府的飞船,朕会予你一条;有飞船之便利,当可轻装简行沿途绘制山川地理,记录风土人情。”
这一点倒是可以,不过说到神霄王,李建成好奇的问道:“父皇,秦王出征如此重要的日子,总生不见神霄王?”
说起来,李建成可是听说神霄王收了秦王的世子做徒弟,然后秦王就得了一条举世仅有的飞船;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对大唐的政局产生什么微妙影响就不得而知了。说不得,太子府和齐王府中也得安排几个子侄,塞在神霄王门下当学生才是。
说到神霄王,李渊也是纳闷,新年以后这段时间以来,神霄王总是准时出现在王府之中;李渊还特地通知了叶神人,今天是秦王出征的日子,让他务必前来观礼来着;结果人都走光了,神人还是没出现。也不知是干啥去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