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其次,以前每家每户养的鸡鸭都是有数目的,可后来却是随便养,不单是鸡鸭了,连猪牛羊都随意,只要你愿意养,养多少都没问题,而且养了就是你的,不需要上交国家。再接着,就是买卖放开了,以前哪怕是乡下地头的自由集市,也是明着不禁止,但从不提倡,可后来竟是允许农民们上城里去卖东西了,自家的也好,收别人家的也罢,反正你爱咋样就咋样,投机倒把再也不是一个罪名了。
偏就在家家户户都往前迈一大步时,甄家却是在走回头路。
六七十年代,甄兴华每个月的工资就有几十块,后来因为调职回乡反而降了薪。好在,后面他承包了小客车,生意还凑合,加上他没请别人帮忙,是夫妻俩自己熬出来的,每个月扣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哪怕农忙时分也能有二三十块落在兜里。
乍一看是还凑合,可对比之下呢?就不跟别人家比了,跟自己从前比起来,都感觉远远不如了。更别提以前是物资紧张,手里捏着钱也没处买东西。可眼下,啥都开放了,除了像电视机、电冰箱这种奢侈类的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都已经不需要票证了,连开后门托人情都不必了,就是敞开了供应的。
可偏偏,甄家没了钱。
“我去做饭。”周萍生怕自己又忍不住哭出来,只得寻了个借口跑去了灶屋。
虽说这会儿都晌午过后了,可甄家先前想尽一切办法凑钱,到今个儿才好不容易凑齐了二百块钱。甄兴华也是怕夜长梦多,赶紧给了才好,又想着刚过了午饭的点,应该是最容易叫人出来的时间。也因此,他们家直到现在都没能吃上饭。
好在,凑合做一顿饭费不了多长时间。周萍也不想煮饭了,拿家里仅剩下的一把面,用沸水煮了,又搁了些青菜,咬咬牙还是打了个鸡蛋进去,只是等盛起来时,绝大多数的面和唯一的鸡蛋都是给了甄兴华的,她那碗几乎就是清汤寡水了。
“我今个儿没胃口,兴华你多吃点儿,医生说你还没完全好,得养养身子。”
甄兴华实在是太疲惫了,连着跑了好几天,关键还不是身子骨累,而是心累。眼下,他哪怕明知道周萍是托词,也没精力跟她争了,只叹着气拿筷子吃面,心里想着得赶紧好起来,身为一家之主,总不能叫孩子们跟自己一起吃苦。
至于甄卓凡,今早就被老屋那头喊过去了,好像是那边想叫他讲讲考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