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儿孙有大的出息,也不知道其父辈们要累积多少善事,方能有此果报。世人只想自己的儿孙能当大官,却又不愿意去积累,如何能行呢?所以过去,老辈人说的,借钱不还,到了下辈子,也会变牛马来,也还是要来还债的。”郭XX道,“反正,我们也不做什么坏事情,更不想去害别人的。”邓老师又道,“你不管,现在那些当官的如何把我们这些当做封建迷信,背地里还不是相信得很。我曾经为几个当官的看过坟。XX县城,有个姓王的,他的儿子就是那个县的县委的干部,他的老伴死了,也是托人,背地里请我去看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后来才知道,说那坟墓是某某人的。”国香道,”我知道,也相信,要不然解放前,那么多的达官贵人都相信,听说,蒋介石都很相信。只是到现在,政府才把他当做封建迷信。”
几个人吃过饭,国香又安排了住宿。次日,邓老师告辞。国香也不挽留,只叮嘱邓老师有空常来。回头郭XX又去成都;说是帮公社买些肥料。
这郭XX到了成都,就在火车站附近住了旅馆。又去访了几个投机分子。从他们手中购得少许些粮票,顺便得了些消息,知道那姓凌俗称凌大汉儿的大投机份子还没有出事情的,这才直接去了凌大汉儿的家里。
这俗名叫凌大汉儿的,因为自己的表叔在车站当领导。他也就依了这层关系,在车站附近活动,有时候拿着四川省粮票和外地的人换外地粮票。那些外地人手里拿着的粮票到了四川竟如废纸一般,又急着买吃的,也只有实行不等价的交换。凌大汉儿又用同样的手法和出差远行的人交换,或者高价出售等手法来牟利益。手里面有时侯粮票多了,也不敢怎么在本地交易。怕引起当地政府人员注意。他就希望有外地的大买主来交易。这些年,郭XX因为来成都次数比较多,两人互相结识后,这郭XX就成了凌大汉儿的大买主。郭XX每次来成都都会收集几百斤的粮票,然后才又沿着成都回去重庆的方向以此批发给沿线的朋友。而胡国香又依靠这亲戚关系,大量吃尽些粮票,依靠自己的在县城的众多朋友,这些年自己也渐渐成了县城里比较大的投机份子。那郭XX起初还自己进茶馆卖,时间一长,渐渐被市管会的人给盯上,又不时有落网的茶友拱出郭XX是票证源头,市管会的人也就渐渐地知道了郭XX这么个人,以至于郭XX一进县城,但凡有货物在身,也不敢轻易露面,私下里就交与这胡国香。每月或者每两个月趁着黄昏时候来一次,交了货物也不敢留宿,就去城外东门口农村乡下,一位姓曲的老表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