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都写了什么?我真搞不懂你是怎样想的,你改写吧。不然我不签名。”
张至真只好改写一遍,实习日记总算交到课长和副理那里以待签名,然后由课长助理交到人事部去。
周末总结会议上,张至真在大家面前说出日记里不能明写的建议及想法,
她说:“我现在主要是跟踪作业异常,我认为产量和质量提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者瞎紧张,瞎忙,监督不到位。对异常做不到对症下药,而且主管和工人,工人和工人之间太缺乏亲和力。忙着的大部分人缺乏热情和思考,一错再错、错得杂乱的事情经常发生,然而懂得处理的人不想主动、也没有这个主动权利。我认为一个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是走上管理轨道最关健的载体。
我还有个建议是:为什么不给作业员发一枚针作为备用。针车储干都知道,每一次断针后,换取针的过程要花费4分钟的时间。据我观察,平均每个作业员一天有一次断针现象,对于流水作业来说,一个人耽搁的时间就是整个组的人耽搁的时间,公司总共有针车员工六千多人,那么针车部一天因断针耽搁的时间恐怕不止是6000*4分钟也就是400个小时,其间的损失是可以估计的。
公司不容许作业员有多出一枚针,是担心作业员用针做出什么不好事来,我们都知道公司对于断针与取针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再说了鞋子完成后必须经过探针严检这一关。如果作业员想用针闹事,她也用不着一定要备用的针才能作到。
前天,我在地上捡到一枚针,然后送给组里的一名员工,她是无比的兴奋,我才想到这个建议的。”
赞成的掌声中,彭老师给予了认可的目光。
每次工作总结交流会上,储干们各自强持表现的同时又坚持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提倡人性管理。车间主管在她们的每周工作会议上也以种种来维护自己的立场,这就形成了对立的势力在背后挫伤对方。这也就是人事部无法调解的矛盾,启用储干是很刺手而不够把握的计划,为了不让储干们放弃信心、半途而废。彭老师每次都用听起来比较中用的糖衣语言来激发大家潜伏的愿望。
“公司花这么大的精力、财力来培养你们,当然是希望有能力的人能抓住机会,像谭亮这样的能耐,三个月后就能当组长,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当课长了。公司现在需要你们,你们是有机会的……”他又举例以前优秀储干的成功例子来证实。入世不深的这群人的锐气在这种似有非有的寄望中维持着,人人都想着三个月后当上组长。或是希望被调回办公楼。车间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