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火上
首页

第3部分

>3年1月23日,“北京特快”的记者再次来到酒店,对金钥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回访,采访中,当记者问到他去年暗访中是否感觉到记者是有意刁难他,对暗访是否感到害怕时。他说:当时是感到那位客人有些刁难他,但没看出是故意的。而且作为一名金钥匙,就是要为客人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在平日的工作中,他每天都要接听不少的询问电话,每月不少于1000个,时间长了,经验多了,遇到事情才不会出问题。

第一部分第2节 隐性采访在中国的使用现状(3)

四、社会心理学角度的隐性采访“魅力”:满足于人们的天性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媒体的传播早已成为主宰人类生活行为方式的重要程序,它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并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主要应归因于人类生存文明与颓废、自由与制约、智慧与愚昧等种种冲突的反复磨合。就新闻媒体流行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现象,它的应用和引发的争论,也应归为大众通过媒体行为所做的一种选择。

(一) 人生而具有好奇心理

首先,隐性采访的魅力表现为受众的热切关注,这可以解释为受众的一种心理状态和道德判断。通俗地说,就是隐性采访能够满足人类生而具有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对传媒的认知、态度和评价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有关心理学的研究,几乎所有的人都存在一种对好奇事物的偷窥心理和欲望。“人类这种普遍的窥视愿望,除了生活中以遮掩方式进行实际的窥视外,还以其它的方式加以满足,如梦境,欣赏人体美术,看电影电视,阅读小说等。”

隐性采访新闻受到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其公开窥视的形式有关。公众的这种好奇心其实是一种占有欲的表现,它同时有亲近和破坏两种倾向。弗洛伊德指出,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个欲望显然是不道德的,必须加以抑制。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也并不能无限地使用隐性采访来满足观众这种的窥私心理。另外,受众对隐性采访青睐的原因还在于对社会丑恶现象的痛恨和关注。隐性采访往往能让丑恶行为的主角无所顾忌地表演其真实的生存状态,从而达到对其充分揭露和道德(或法律)审判的目的,进而满足受众惩恶扬善的欲望,例如对当前一些腐败现象的揭露,每每让观众有过瘾之感。

另外,从审美角度理解,不完整和不完全的残缺有时也是一种审美的取向。和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纪实手法大都利用直观形象的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穿刺 其他 /
穿刺
光脚跳舞
很烂的故事。痴男怨女。渣男婊子。
56145字09-22
媳妇你可长点心吧 其他 /
媳妇你可长点心吧
小香驴
结婚十来年,媳妇光长少女心 少女小香驴最新鼎力大作,2023年度必看耽美。
92488字07-09
我的熟女情怀 其他 /
我的熟女情怀
wulikanhua1223
从我懂得男女之情时我就对成熟的女性有着特殊的情怀,她们的一举一动的都深深的吸...
121894字04-24
天女绝册 其他 /
天女绝册
不回首
州夏大陆。人族,妖族,飞升者纷争不断。面对土地分裂异族入侵,内忧外患的人族在...
180547字04-25
欲海沉沦之娜娜 其他 /
欲海沉沦之娜娜
黑夜
「唰!」于雷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从外面照射进来,闪烁着明亮的光晕。 推开窗,...
309130字04-27
黯馨 【DS 1V1】 其他 /
黯馨 【DS 1V1】
Journey
你是梦中虚妄 你是无上理想 你是坠落时陡升的翅膀 蛊惑我走烈火焠烧天堂 ...
208570字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