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可理喻!」就连久未开口的梁升卿也不禁骂起来。
见他们为了张琇兄弟一案吵起来,张九龄不免又得充当和事老,说道:「你们各自有理,愚兄也不多言;既然我们已决议要救这稚龄小儿的命,就姑且听之、愷切为之吧!」
化解一场齟齬,他们各自怀著不同心思,跟著张九龄上殿去了。
这天早朝,李隆基纔出了前殿,便见案牘上两叠臣下所上的奏摺。
其中有主张杀张琇兄弟的,也有理见乎辞、阐述他二人尽孝感人的陈情书,杀与不杀之间,怜恤与法理之间,升殿大小官员都各有拣择。
李隆基首先道:「这张琇兄弟,刑部已三审三结,朕也知道他们孝心可嘉,却亦死罪难免;这些天以来,不少人上摺子要朕赦免他们,就不知,眾卿家有何看法?」
张九龄趋前道:「陛下劬劳万机,念存康济,恐清净之志,未形四海,下民疾苦,不能上达,寝兴軫虑,用切於怀。张琇一案,情有可原,他兄弟孝义感人,又年幼失怙,宜深思远大,念存德教。先人有曰:『与杀无辜,寧赦有罪;与其害善,寧其利淫。』微臣认为,刑罚必不中,寧滥捨有罪,不谬害善人也!」
裴耀卿道:「皇上,张丞相称张琇兄弟孝烈,宜贷死,又欲活之,法外施恩,微臣以为切切不可!」
见多年好友竟然主张处决张琇兄弟,张九龄也不免紧张起来,与裴耀卿那坚定的目光交会了片刻。
李隆基环视眾人,又反覆看了看这两位意见相左的宰相,说道:「那麼,裴爱卿,你就说说看吧。」
「是。」裴耀卿又望了眼他最好的朋友,肃然道:「张琇兄弟一案,微臣原本也是心绪万端、不易决断;然则,对这仇怨难解之案件,杨万顷等人虽恶有恶报、罪该万死,却非他二人私刑可决。有司明立条科,务在弘益伦常;国家有制刑律,旨在禁斗止罪。倘使此例一开,皇上赦免讎杀之罪,又置煌煌国法於何地?」
李林甫此时也上前道:「确如裴丞相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张琇一案何须再议?」
张九龄道:「古人云:『大夫行孝,行合一家;诸侯行孝,声著一国;天子行孝,德被四海。』今日倘若陛下敦扬张琇兄弟之孝,臣等将不胜庆踊!」
裴耀卿、李林甫固言道:「陛下,国法不可纵报讎啊!」
张九龄争辩道:「皇上,张琇兄弟罪不致死,虽活罪难饶,他兄弟二人杀杨万顷及其党羽,也算是为民除了大害,儘可以罚其监禁,教化改性,毋庸著即赐死啊!」
李林甫讥讽他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