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浚忙道:「大师,请用汤饼。」
惠义不作声地吃了几口素麵,放下碗筷,然后问他:「挺之,在想什麼?」
「回大师的话,我在想子寿兄的事情。」
「子寿,你呢?」
张九龄笑而不答,此时灵感一至,他从旁取了笔墨,随手便临屏写成一首《咏燕》诗:「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惠义大师呵呵一笑,说道:「子寿在想那些燕子,你却为他感到烦恼,挺之,『无心与物竞』,这是你要向子寿学习之处。」
严浚从张九龄那儿接过那首诗,讚赏地连连頷首道:「弟子确实想得太多,连隻燕子都不如。惭愧,惭愧!」
过了一会儿,裴宽道:「挺之,你独居已久,家室无继,何妨再婚?」
「我?」严浚自嘲地笑道:「这世上女子何其多,我想找个婉娩絺綌、优柔肃雍、蘅蕙有实、金碧不居的女子,何其困难?」
裴宽哈哈一笑,说道:「单凭媒妁之言,确实不易,可贤弟也真过於挑剔。」
严浚道:「在下心无罣碍,只求清静。」
「那可不成。男大当婚,总不好你也想当和尚吧?」裴宽微笑道:「子寿,你觉得呢?」
「裴兄的意思是──」张九龄瞭然地说,「您想当月老,帮挺之作媒?」
裴宽大笑。
「没错。」他打量著严浚,又说:「挺之,这位姑娘是我堂弟的女儿,从小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惜父母早逝,她一个姑娘家,挺可怜的﹔你呢,我已经跟人家提过了,只要点个头,就成就一桩喜事。」
严浚觉得自己不好拒绝,便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听裴兄的话,迎她进门好了。」
於是,这一年仲春,严浚再婚,新妇裴氏,闺名寒竹,是朝中大臣裴宽的远房亲戚,年方十八。
到了洞房那夜,他纔见著她的脸,虽说姿色平平,但知书达礼,气质优雅,倒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家闺秀。
大婚当天,严浚简单从之,心想:许多人再婚,是因为无法忍受无爱的孤独,而这种人大多数每天都在反照自己。
每次读了那古诗中所说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就觉得「祈求能与所爱之人永远相爱不断绝」这种浪漫的思维,只是诗人的妄想,并没有当真,休了华菖,她立即再嫁,不就是种反论麼?
娶妻三月,裴寒竹便怀了身孕,此时方当高僧大智禪师圆寂,虽说未曾受大师亲炙,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