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来了。」
高力士见皇上不欲遽下决定,便也住了口,提醒皇帝上朝去了。
出妻4
早朝时,一班朝官罗列廷上,争权夺利、争功諉过之事,便纷至沓来。
此时,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徐国公(公爵)萧嵩陞官为尚书右丞相(宫廷机要官,即宰相),黄门侍郎(禁宫侍从官)韩休,新除(升迁)为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二人之间恩怨难解,文官集团各据一方,相斗不休;萧嵩觉得他对韩休有拔擢、推荐之恩,韩休却寧愿比而不周,和而不同,在一些法令与奏疏上槓上萧嵩,二人常在朝堂间相持不下,关係愈益紧绷。
其实,这萧嵩、韩休二人,都是颇有才干、练达机敏之臣,忠君事主,公讜良謨,更是不在话下。
国有大政,諮访朝郑В嵌济懔ξ诜艽邮拢丛兴『鲋笆兀菪形牧鞒悸敲舸铮氖艿笔彼疲虼说玫交实鄣淖撚运嘌塾屑印?br />
明皇帝本就酷好诗文,萧嵩的诗就显得諂媚许多:「审官思共理,多士属谁当;歷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登庸崇礼送,宠德耀宸章;御酒飞觴洽,仙闈雅乐张。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愿罄公忠节,同心奉我皇。」
当然「同心奉我皇」是一个士大夫的必行之道,不过萧嵩的习惯,就是马屁多拍几下,或来个几句:「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恆。……微臣亦何幸,叨此预文朋。」
这诗是萧嵩奉和圣製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登字)所作,此诗虽则歌功颂德、趋红踩黑之意不在话下,但他心繫朝廷、忠於国君的真诚恳切,也在字裡行间直陈无隐。
话说开元二十一年时,侍中(宰相)裴光庭卒,皇帝令萧嵩荐举朝贤,以代替裴光庭宰相之位,萧嵩盛称韩休志行过人,遂拜之为黄门侍郎(禁宫侍从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管理起草詔令、审查政令及封驳,等同宰相),接替故相之职。
韩休,京兆(首都长安市)人,为人峭直清廉,为官亦不慕荣利;萧嵩本以为他平日缄默谨慎、待人柔和,还道他是个恬静易制之人,所以荐引上去,纯是为了控制朝局,儘当是立了个傀儡。
岂料,韩休个性方正耿直,不务为官进趋之道,及拜宰辅、登相位,刚强敢言,甚允当时之望,官声极佳,然而对萧嵩就不假情面、不讲人情,萧嵩对他的提携之恩,他视若无物,每每起而相抗。
然则,这韩休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之人,不但萧嵩有过,常为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