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下面一所乡镇中学。”
“离城关远吗?”
“一百多里。”
“坐车方便吗?”
“不太方便,每天只有一班车,早上来,中午回。”
“听说今年新来的老师关系都没搞好呢。”
“是,也不是,也有搞好的。”
“哦?”
“应届本科生元月份刚解决。”
“那冯老师你呢?”
“我没有。”
“关系还在下面?”
“嗯。”
“那就是借调?”
“嗯。”
老太太不说话了,该挖掘的基本上都挖掘了,剩下的时间,她可以一边歇着了。
“哦,我回头还有事呢。”姑娘看了看手表,吃惊地说。
“哦,对不起,我可以先走一步吗?”冯长伟站起来说,吴雁南也站起来。
“那好吧,大家都有事。”老太太来了个总结。
于是,大家鱼贯而出,分路而去,只留下台球室老板站在门口一个劲地发愣。
六
一场冬雨过后,西湖中学举行期末考试了。程宏图没用市统测的试卷,说是题目太容易,又好泄密,所以亲自操刀,定出了试卷内容。
监考全部结束后,学生陆续离校,校园渐显萧条,再加上越来越阴沉的天气,看不出多少要过年的气息,反而让人觉得压抑。吴雁南去学校领取最后一个月四百元工资的时候,接到通知,高一语文流水阅卷,地点在吴雁南休息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寒气逼迫人,大家挥手极快,只一天半的时间,分数就出来了。
“吴雁南,李老师,何老师,你们教得不赖啊,平均分都很高。都说郎中年老的好,先生年轻的好,一点不错。好好干,新年会有新气象!”程宏图总结式地夸赞了三位老师一句,算是送给他们的寒假寄语。然后,大家纷纷说着一些祝福的话,道别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吴雁南回到了石河老家。天已经放晴,太阳照耀着湿漉漉的大地,暖暖的,充满温情。
吃过午饭,吴雁南给父母分别倒了一杯茶,看着两位老人惬意地喝了,才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钞票说:“爸,妈,这三千元钱,是年底的班级补课费和我平时节余下来的。”
“你不是说一个月就六百来块钱吗,还有节余?”父亲怀疑地说。
“我不要出房租,平时除了吃饭,买几本书,也没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
“你可别狠着自己。”母亲心疼地说。
“只可惜家里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