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和疫苗的来源。不过,尽管转基因农产品的好处一箩筐,但它仍然受到许多欧洲公众的强烈抵制。鉴于这种压力,英国政府在1999年下半年决定,4年内暂时禁止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因为,在欧洲,大多数人坚持认为,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人类对转基因技术的担心是,含有抗虫害基因的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转基因产品是否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伦理问题等。也正是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欧洲有70%的人拒绝吃转基因食品。
其实,这并非是欧洲人的杞人忧天,现在的生活早已把这种人们的担心展现了出来。如现在报纸上不时刊登出一些小孩生出许多难以想像的疾病、一些男性精子功能退化、一些难以想像的传染病瞬间爆发等,可能都会与这种内源性污染有关。如果不正本清源,如果我们社会不能够对这些内源性污染引起足够的注意,像SARS这样的病魔仍然还会光临。
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在中国现行社会里,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建立疾病防治公共体系,如何防治传染病之流行与发生,而就是对这种内源性污染是导致人类疾病的根源视而不见。大家天天吃着、喝着各种内源性污染的食物或水、药物,但是就没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产生这种内源性污染的根源。甚至于还大而广之推行。
例如,我们的有些学科专门在改变自然之本性,却出于短期经济效率考虑大力在发展;农民用种种激素生长的农产品,不是制定更为合适的标准来改变这种状态,而是在所谓“科学”上还大张旗鼓地推广之。在产量上追求多之又多,但就是没有新标准让这些产品回归自然之本性。现在外在自然的本性改变,人们会群起而攻之,但农作物、牲畜的自然本性改变了,却没有人来论理之。这就是我们社会认知之局限,也是内源性污染认识之误区。我们只有对此有所认识,并对一些改变自然本性所谓的“科学”重新认识,这样才能化解这种局限之路,否则人类是无法从内源性污染中走出来的。
(2003年7月)
第二部分 娱乐生活中的经济第33节 “雷春生”捐赠的启示
月初,看到《香港经济日报》刊出的关于“雷春生”捐赠给政府的消息,好似浮想许多,早就想该为这则消息写点什么。因为,在香港看上去十分平常的事情,在内地则感觉到奇特之奇特了。而且该则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人的行为选择,展现了产权制度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性。无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