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的孩子们看见余秀那边的孩子在cao场跳跑玩闹,十分羡慕,想出去玩,被蒋玉梅知道,就受到各种诸如提水,扫地,洗厕所等等体罚。
孩子回家各种告状,表示不想在蒋玉梅班里学习,要转去余秀班里,一个月下来,蒋玉梅班里的六十多个学生几乎转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都是跟乌家带了点关系,不敢转去余秀班里,怕被乌宏骏姐弟知晓,打击报复。
如今余秀一个人要教近九十个孩子,不大的教室挤了个满满当当,一个人要看这么多孩子着实有心无力,就向场部申请调派一个助教。
场部各大领导表决通过,同意她的申请,前几天从第二批的支边青年里,抽出一个名叫曾自玉的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男青年,让他来协助余秀教学。
两人磨合几天,教学理念虽有些不同,不过曾自玉并不会对余秀的教法说半点不是,只是适当提出一些意见,余秀也会虚心受教,故此两人合作的还算不错。
主要曾自玉出身高门,父亲是某地方官员,母亲是外交翻译官,祖上三代都曾为军将,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可谓真真切切一家红门。
他本人也很优秀,从小到大成绩名列前茅,各种奖项就没断过,高中大学还代表学校出国参加过数理化比赛,拿到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增光。
本来中科院都已经将他保研,只等他大学毕业就去中科院搞研究,谁知道他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关于北寒平原的感人事迹和招聘,毅然决然地放弃大好的前程来到这里。
分场部觉得这种栋梁之才,不能就此埋没在这里,一直想找机会提拔他一番。
正好余秀提出要助教,就把他从条件艰苦的地里扒拉出来,暂时让他当个助教,等到场部各项建筑设施完善,分一栋楼出来搞粮种研究,到时候派他去搞研究,才能对得起他那高材生的身份。
蒋玉梅却不知道分场部的用意,还以为分场部不满意她的教学质量,特意派曾自玉来,是为了跟孩子们打好关系,就等十个月后家长孩子们进行教育质量评估投票后,把她职位撤下去,让曾自玉顶上去,心里是又恨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