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余秀教书教得很顺利,虽然期间发生了不少插曲,总体来说,还算顺遂。
这时候的孩子们读书比后世的孩子读书更加刻苦用力,因为他们知道,下地干活有多不容易,知道读书是他们身为农名职工唯一翻身的机会,很多孩子读起书来格外卖力,根本不用老师多cao心。
不过,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有些孩子天生愚钝或者身体想读书,心思压根跟不上,成绩差得一塌糊涂,余秀针对这两种孩子做了好几套教学方针,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孩子们读得开心,成绩能及格,别得不强求。
毕竟天大地大,孩子的快乐最大,人生道路千万条,读书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孩子们长大以后不成为社会祸害,其他都不重要。
时间已经进入七月底,分场部种植的麦子已经开始泛黄,过几天就能收割了,余秀决定组织班里的学生们到野外秋游上美术课,感受自然美好的一天。
与莫玉兰、蒋玉梅死记硬背的枯燥教学内容相比,余秀更倾向于活学活用,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合在教学内容里,如把拼音笔画数字加减乘除法编成儿歌,教给孩子们唱,既方便孩子们记,又能加深记忆。
她还体育劳逸集合,自己花钱在县里的百货大楼里买了些乒乓球,羽毛球,跳绳什么的加强孩子们的运动能力,鼓励孩子们回家帮家长洗碗扫地做饭等等家务活儿,每做一件都能得到小红花或者一颗水果糖的奖励等等。
层出不穷的教育新方法,让孩子们读书十分积极认真,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夸张。
从最初大家对她颇有微词,看不起她的出身,各种背地里说她闲话,到见着她的面,各种夸赞她把孩子教得好,只用了一个多多月的时间,其中艰辛也只有余秀知道。
她的教学方法还引起各场部领导们的重视,纷纷派老师过来请教她的教学方法,余秀的名字现在已经传遍整个大兴农场,人人都知道第一分场有个教学生教得好的余老师。
莫玉兰也为此天天请教效仿她的教育之法,还别说,把幼儿班教得顶好,也受到了家长们的称赞。
唯独蒋玉梅坚持自己老一套的教法,每天板着一张脸教育孩子,从没一个笑脸儿,也不注重得体智的教育,就让孩子们背书写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