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可是没少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在他们看来,光是新帝登基那会,将盐作价从六十五一斗下调至四十文一斗,就已经属于朝廷让利许多。
户部管控着全国的财政,纵使税收和盐业这块都交由韩彻负责。但实际上,韩彻真正主要管辖的还是收入,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却还是由户部在管辖。
盐价要再下调近三分之二,这对于户部的人来说,无异于是在把库里的银钱如放闸的流水一般,哗啦啦的往外流出去,难免就会心疼舍不得。
皇帝也被这下调的力度惊了一跳,好在韩彻以早前松州裕州赈灾为例,做了一份详细的数据报表。证明他这么做,是绝对能让朝廷的国库收入比之前增多不少。
思来想去后,皇帝还是决定放权让韩彻去做。
为此,户部那位老尚书还专门单独求见了皇帝:“陛下,不若与韩大人再好生商议商议,让他缓着些来。便是要下调作价,咱们也没必要一次就下调这么多!”
皇帝却道:“过去几次给国库增多收入,韩爱卿何曾让人失望过?再者,此事既已交付给他来负责,那么具体如何行事操作,旁人又岂会比他更懂?”
户部尚书听闻这话后,脸色都有些涨红起来。
皇帝见状又忙表示,他也知晓户部尚书来求见自己,都是一片赤城之心,在为着国库能增多些收入。还言道往日在财政开支这块,也是全赖户部尚书劳心劳力,替朝廷和国家做精打细算。
“韩爱卿善理财,卿善谋算。朕能得两位爱卿齐心协助,是朕之幸,亦是国之幸事!”能任职户部尚书的,都是皇帝信重的臣子,于是他连忙还对着户部尚书做好一番真情流露的安抚。
直把户部尚书感动得,也当场对着皇帝做了好一番恨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情回应。
自此,户部那边也就再没提出过什么反对的言论。
盐政改革带来的好处,显然还不止这一点。
比如说让盐商给边境军队运输粮食,再换取盐引一事。从明面上来看,朝廷肯定是要做出一部分的让利,商人才会这么的趋之若鹜。
但对于朝廷来说,账其实并不能全这么去算。
因为朝廷自行负责运输粮食的话,势必需要任命大量的官吏来办事。这就导致行政运行时同样难以避免僵硬缓慢等问题之外,还有不可避免的,自上而下的层层盘剥贪污,以及运输途中的折损,财政支出等。
若是将这部分的事务交付给商人,朝廷每年光是在里面省却出来的财政开支,就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这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