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已经看到,石碑上的好多字都能看到了。肖教授又拿出自己的放大镜,一行一行地边照边认着。
好久,才把整个石碑看了一遍,他看着南飞正在期待的眼神,还没等到南飞想问,肖教授已经通过自己能认出的和推断的字迹,跟南飞说了一个大概的故事——
原来,这里是我国淮河的一个重要源头,长久以来,就是淮河的重要水源补给。
隋朝年间,隋炀帝修筑大运河,它也就成为了大运河的地方重要补给渠。虽然不是大运河的主渠道,但却可以看成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前,小河水流不大,虽然从山上流下来,也流过广大的平原地区,可是能为当地百姓带来的利益却不是很大。
通过大运河的修筑,河床加固、水渠延伸、拦堰塞湖、水车、水碾、石磨等,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利益。所以,当时在修建的时候,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支持大运河的建设。
大运河建成后,经当地官员上报给大业皇帝,大业皇帝杨广为了表彰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把这段大运河支渠取名为‘惠民渠’,并于本村村前树碑纪念,以示后人。
肖教授把石碑上的大致情况跟南飞一说,南飞也只是对其中的故事感兴趣,就问肖教授:
“教授,这些,都有用吗?”
“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有用,而是太有用了。原来,我们只是觉得这里距离真正的大运河这么远,又比大运河高出那么多,应该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通过这石碑的记载,我们就能把这山里跟大运河联系起来了。就连上次你们工地上挖出的古墓,现在就能很好地解释了。说不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有可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呢。”
南飞,听肖教授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趣,说:
“教授,那我们快些到村里去吧,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的有用的东西呢。”
说着,两人就朝着村里走去。
首先,南飞带着教授先去看了菊婶家门口的大石磨,肖教授告诉他,这也算是一件古文物,但是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两人一边聊一边慢慢地在村里转着,肖教授又开始对一些老房子感兴趣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