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不像鬼,对这个时代陌生的让我害怕,街上的流民多如杂草,自己刚来的时候,就见识过一百多个人挤在破庙当叫花子。看到这些让我深深的明白,在这个年头,能有个安身之所,有口饭吃,真的已经是福泽深厚了。
原本我也只知道自己来的这个地方叫襄阳城,再后来,就听到袁绍广招英雄起义讨贼,这才知道,自己死到了三国,正是那黄巾起义。知道袁绍,我再推测其它人,自然就想到了诸葛亮。不是我没想到别人,而是我真的害怕,在这个年头,人命是最不值钱的玩意,放眼下去,我除了能相信诸葛亮,我真的不知道能相信谁。然后也就有了上面的这一幕。
“我看你出口章,才思敏捷,在我这浪费了,不如我写封书信,荐你去别人那里建功立业如何?至于你父与我父施恩还恩之事,我稍后黄绢一封,向他们禀明原由。你也就不必担心誓言一事,如何?”诸葛亮把干草放到门前,偏过头,意味深长的看着我说道。
顶着他如炬的目光,我暗骂自己弄巧成拙了,这斯果然是诸葛孔明,不同凡响。
我叹了口气,想到曾在书中看到诸葛亮向来谦虚谨慎,并十分好学,只要真正有才学的人,他从不论出身和长相。其中以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为证,相传黄月英相貌极丑,但却因为她才华横溢,面面惧到,得到诸葛亮的尊敬。而至始至终,只娶得黄月英一妻,由此可见,若要想留下来,除非能得到他的尊敬。
否则他定能以万般借口推辞,我可没自信能跟诸葛亮去辩口才,那纯属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