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身上不一定见效,还是先收一收。也就是这一字之差,搞的后来,我很被动。
“如此,那你请回吧,如今我诸葛家已经隐居于山野,不再过问时世,也不需要奴仆,请代我向你家父焚香至谢。”诸葛亮眉峰一扬,清清亮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响在竹林之间。
我不竟有些失神,虽然诸葛亮的长相不帅气,但是这声音,真的很好听。
我打起十二分精神,站直了身子,朝着他就是深深的一躬腰,然后字斟句酌不缓不慢的说道。
“公子,家父在世时,我曾读过一些书,也识得几个字,不会辱没公子的。我此次前来,钱财早在路上就被人抢劫一空,是沿路乞讨到此的,公子怎么忍心赶我走。家父临终之话犹在耳边响起,如今,公子要我做个无情无义,知恩不图报的坏人么?”
“并非如此。”诸葛亮没想到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黄硕,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好个知恩不图报。
诸葛亮嘴角微微一扬,突然弯腰把旁边的干草背了起来,并阔步走向茅屋,边走边说道:“你看,这等茅屋又小又潮,我等兄弟每日还需耕田种植,方可裹腹,那有多余的钱粮供养仆人?你的好意,我诸葛心领了,只是今日不同往日,望你见谅。”
“圣人曾说,共患难者才是真知已,耕田扶桑算什么,所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心甘情愿来服侍公子,没有想过月俸。虽说一路乞讨,但也打听到一些情况,若是不愿来,公子也看不到我。求公子莫让我做个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之人。”
古人最忌誓言和父母之命,嘿嘿,从侧脸看到诸葛亮的眉峰轻轻一紧,我猜一定有戏,反正先赖下来再说。
第一,现在只求有个住所。
第二,三国里的英雄无数,但感觉只有诸葛亮最为正人君子。
第三,有口饭吃,活着找到回家之路。
同时我也松了口气,好在以前被父亲强行按着,把三国看的滚瓜烂熟,加上近几年旧版三国,新版三国自己一集都没间断,多多少少自己也不算个文盲,这也算是自己死在这里唯一的安慰。
加上在襄阳城的这些个日子,我真是吃尽了苦头,真真正正的尝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无分文的日子。能活到现在,我自己也感觉很懵。
琴,不通。棋,不懂。书,看不明白。画,那更加是七窍通八窍,一窍不通。再省视自己现在这模样,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脸色像个病痨子,面黄肌瘦。要不是没带把,我有好几次都以为借用的这具身体是个男子。
现在人不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