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而给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只普通的超市售卖的碗,底部印有“微波炉专用”的字样。
这只碗价值不过二三十元,可是物主却花了几十倍的价钱来修复,当时邓彬非常好奇。
后来碗的主人告诉邓彬,她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爸爸长大。有一次生病,mama知道了不远千里赶过来照顾她,这只碗便是mama当时买的。mama回去后,她不小心把碗摔了,非常痛心,希望邓彬能将它修复。
修复要好几个月,期间mama与继父感情破裂,巧的是,碗修好的当口,mama跟继父和好了。她觉得这个碗太有意义了,给人破镜重圆的惊喜。
常怀感恩之情,常怀惜物之心,纵使人生无常,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一直有人希望邓彬把残缺的部位艺术化处理,做成花、荷叶、蝴蝶等形状,邓彬统统是拒绝的。
“金缮的初衷是正视残缺,坦然面对不完美。任何改变残缺本来面目的做法都是生了嫌弃心,金缮就从‘尊重‘变为‘粉饰‘,背离了金缮的初衷,这是我不愿意做的。”
邓彬修复后的器物,残缺的伤痕清晰可见,宛如书法般的线条带着nongnong的中国韵味,或如惊鸿翩然游于九天之上,或如闪电啸然划破沉沉暗夜,或如空山中溪水涓涓而流,或如秋风里落叶萧萧而下
如此灵动的线条,是邓彬面对残缺所尽的最大的善意。那如何把握线条的轻重缓急、顿挫方圆呢?邓彬说来源于古人的智慧。
这个时代有那么多人在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事,可他们在做的事,也许99的人,都没有去注意过。
对于匠人这个称呼,邓彬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手艺人。
那个时候流行网络论坛,邓彬给自己取名“石为云根”和大家在论坛交流国内外各种有意思的文物资料。
2013年的一天,邓彬在逛论坛的时候看到一只金缮过的龙泉窑花瓶,只一眼,就被迷住了。
这是一门来自日本的手艺,以金修缮,用最贵重的金去修补残缺,意在表达面对不完美时候的姿态坦然接受,而不试图掩盖。
对于刚刚接触金缮的菜鸟来说,大漆过敏是第一道难关。
刚开始学习金缮的邓彬过敏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