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淡淡的凄凉却直冲他的心神,胸口闷闷得,想说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蓝山之所以想说却不知如何说,那是因为他语文功底不足,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文章灿烂的时期,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那真是人才辈出,百家争鸣。蓝山多少也会背点儿,但那少得可怜的存货外加极度缺乏的原创精神,此刻他真有如茶壶里煮饺子,有口道不出。
一边蓝山还在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之际,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大使已经随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好!好诗!真是好诗!”蓝山一面盲目崇拜,一面心中暗衬:同样是玉树临风迷倒众生的风流才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才子?!)
“这首诗叫什么?”
“嗯……就叫长柳好了。”王勃望着车窗外柳色青青的新枝说道。
“好,我也做一首!”蓝山不计后果的开始逞强,'飙诗!谁怕谁啊,我有上下五千年的智囊团!''噢,不行……'蓝山转念一想,'唐以前的是说不定他们比我还清楚。'然后他悲哀的发现,自己的智囊团急剧从5000年下降到1300年,'算了,这些也够用的!'
王勃和狄天阳此刻注意力全在蓝山身上,一是等他妙语金言,二是看他丰富多变的表情,实在是可爱的紧。
发现自己被关注的蓝山来不及多想,匆忙上阵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妙哉!蓝兄此语振聋发聩,深得我心啊!妙!实在是妙!”王勃赞叹道。
蓝山一个劲的傻乐,他最喜欢听表扬了,尤其是大师级的表扬,还是在大师擅长的领域。不过他也一个劲的心虚,'李白兄不要怪我啊,谁让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背得熟呢!要怪就怪你自己这个时候还没出生吧!'
“狄兄也来高谈一番啊,你我虽事不如意,但聊发感慨他能奈我何!蓝兄方才之言颇精妙,不若我们对诗以舒心志。”王勃的诗兴显然已经被蓝李白给调动起来了。
沉默的狄天阳依旧沉默着,剽窃的蓝山依旧剽窃着,原创的王勃也依旧原创着。
“不知今夕月,相忘江湖边。”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知今夕月,相忘江湖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