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赞叹一句顾淮之的手段之高。把人算计得明明白白,还让对方对他感恩戴德,一分银子没出,名声政绩全都倒手。
这才到哪儿呢?顾淮之轻笑一声,继续说道:“到时候再让人告诉他们,捐款前三名可以免除三到五年的过路费,并且还能得到我亲题的牌匾一块,如何?”
咝——顾玦倒抽一口冷气,惊疑不定地看着顾淮之,目光十分复杂,“你这脑子,莫不是陶朱公投的胎?这么多商人绑在一起都算不过你一个,真惨。”
“小叔此言差矣,这怎么能算惨呢?”顾淮之老神在在地开口,‘“谁家惨起来是这么惨的?他们捐了款,得了名又能多挣银子,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他们感谢我还来不及。哪里能称的上一个惨字?”
顾玦无语,行吧,你小子手段高你说了算。话说这个操作好熟悉,当初那批家人闹出事儿来的新科进士们也是这样被顾淮之卖了还对他感激涕零的,现在都兢兢业业地蹲在山沟沟里教化孩童呢!
好在这小子是顾家的,要是别家的,老头子该睡不着觉了。看看冯克己,多厉害一老头儿,连着在这小子手上吃了好几回憋,现在正在家里痛骂冯适来着。惨啊。
顾淮之一见顾玦这样就知道他又在心里腹诽自己,不由微微撇嘴,这就奸诈了?我还没说到时候可以全国招标收捐款修路呢,前几名朝廷来给他们扬扬名,准保一帮人抢名额抢得打成狗头。
花别人的钱给自己修路,真爽!
别说,康郡已经有脑子灵活的商人开始涉足快递行业了。有些人家闺女嫁得远的,想给闺女带点东西又抽不开身的,就能花点钱给这些车队,让他们帮着带过去。当然,这只是车队进账的小头,大头还是各大商户的大笔生意。商户们的销路越广,需求的人手也就越多,于是便有人另辟蹊径,开了一家名为心安镖局的代寄店。让顾淮之都惊讶了一回。
这就是古代版的简易快递啊!
震惊之下,顾淮之还让人提点了一下那位心安代寄店的当家,说不如走群众路线,将店做成连锁店,以后康郡全郡都修了驰道后,就可以在各县开分店,将寄去同一个县的包袱放在一块儿,每个驿站点都安排人收包裹,再往镇上走,以此类推。
那当家还挺有魄力,觉得这办法可行后,还同安顺县驿站的驿丞达成了合作关系。没办法,现如今大多数人不识字,驿丞正好可以帮忙按地址分一下包袱,除去给驿丞的报酬外,也给驿站交保管费。双方白纸黑字写得明白,顾淮之也想看看这种模式能不能行得通,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看看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