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淮之哪会跟他客气,直接就问了。
顾玦的回答也让顾淮之挑了挑眉,“大事儿倒没有,不过郑家那小子,还真是个狠角色,收拾起人来手段那叫一个厉害,上一刻还在和人笑眯眯聊天,下一刻就能把人送进大理寺。你们这一代,人才还真不少。对了,我出京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就开始和范家掐上了,也不知道谁能掐赢?”
顾淮之心说郑文襄这哪是莫名其妙掐上了范家,分明是谋划多年,终于要向范家报当年陷害郑家的仇了。
并且,顾淮之还早就知道了结局,根本不担心郑文襄会被范家按下去。不过,范婷之前不是说,在她的上辈子,她嫁给了郑文襄好几年后,郑文襄才对范家动手的吗,怎么现在还提前了?
第98章 变化
郑文襄为什么突然提前对范家动手,顾淮之也不知道,但顾淮之深知郑文襄必然是有了必胜把握才会选择这时候出手。整个郑氏嫡系就剩他一个,家族的污名必须由他洗刷,身负这么大的责任,郑文襄绝不可能草率复仇。
顾玦对郑文襄并没太多关注,他又不混官场,要不是顾淮之平日里和郑文襄颇有交情,顾玦估计都想不起来郑文襄到底是哪位。
最吸引顾玦的,还是顾淮之做出的这个驰道。
对于新事物,人都有好奇心。以顾玦的眼光,自然能看出,驰道的作用,绝不仅如此。
驰道的出现,极大缩短了赶路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如同现在,府城酒楼中就能有离府城上百里远的安顺县才有的新鲜蕨菜,若是往年,酒楼里只有别地儿的干菜,想要吃新鲜的?不好意思,您自个儿去当地吃吧。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已经有商户看到了这驰道的巨大作用,这可是他们运货的神器啊!
这就要夸一波顾淮之的安排了,驰道的标准是按照官道来的,也就是说,这一路上都有驿站,驿站里备好了换乘的马匹和士兵,大大的提高了运货途中的安全性。这么平坦的道,马也跑得快,一站一站停,有具体的歇脚处,那可比带着一堆货物出门结果碰上劫道的山匪强多了。
当然,这路费也不便宜。对此,顾淮之理直气壮得很,官府修路不要钱的吗?后续维护费也得算上,想走驰道,高速费交来!
原本陈县令心里还有点慌,毕竟顾淮之定的过路费是真不便宜。相对于之前收的商税,这过路费算下来可都是商税的好几倍了。更过分的是,顾淮之还特别精明的表示,过路费是过路费,商税是商税。这税费……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