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送走惠施,反身急道:“陈兄所言三计,颇合在下心意,只是陈兄之言过于简略,在下愚拙,还望陈兄譬解。”
“大人所惑,可为最后的‘于大人计’?”
“正是。”
“敢问大人,”陈轸眯眼问道,“昭氏一门是得意于先王呢,还是得意于方今王上?”
“这??”昭阳略作迟疑,“得意于先王。”
“昭氏一门之所以得意于先王,是因为大人得意于先王。今先王驾崩,新王南面,楚国往小处说,是新老交替,往大处说,是改地换天。天地更换,大人居中,能不适应天地之变吗?”
“请问陈兄,在下该当如何适应?”
“楚宫大事,是治丧。大人当务之急,自然也是治丧。至于韩魏之争,惠相所言不可不听,但就臣所知,秦人是绝对不会乘虚攻伐宜阳的。”
“为何不会?”39
“宜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战事既开,韩人早有所备,秦人攻之,必伤根本。秦王再笨,生死之账却是会算的,至少眼前不会冒此风险。再说,秦王巴不得韩人全调过去,与魏人拼个你死我活呢!惠施说出此话,当是不知秦王。”
“陈兄说得是。前番魏人伐赵,秦人围困晋阳,我还以为他们要真干的,不想却是虚张声势。只是,韩魏相争,韩必不敌,如果郑城、阳翟二地真被庞涓所占,倒也不是在下所想看到的。”
“大人不必忧虑,韩人之难,自会有人相救。”
“不会是齐人吧?”
“齐人不得不救。”
“哦?”昭阳长吸一口气,“请言其详。”
“齐若不救韩,韩人必败。韩人若败,魏势增强,只会对齐人不利。”
“是哩。”昭阳捋须应道。
“然而,齐人救韩,无论是胜是败,皆不利于楚人。”
“哦?”
“泗下宋地,天下膏腴,不仅是楚人挂记,齐人、魏人也是馋涎欲滴。齐人救韩,齐人败,宋地归魏;魏人败,宋地归齐,唯有楚人作壁上观,大人多年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上卿可有妙策?”
“对楚有利的只有一种局面,不使齐人出兵。”
“这??如何才能使齐人不出兵呢?”
“留住田忌。”陈轸沉声应道,“孙膑已死,齐国若是救韩,则须起用田忌。是以轸劝大人,万不可放田忌回齐。”
见陈轸绕来绕去,最终绕在田忌这里,昭阳松出一口气,笑道:“上卿善谋,却不知战,这又在此夸大田忌了。就在下所知,田忌远远不是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