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子,”鬼谷子转对童子,“你的记性好,就讲给巨子听听!”
“我??”童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生,您是说??”顿住,目光急切地盯住他。
“呵呵呵呵,”鬼谷子笑道,“你小子别是没有记住吧?”
“童子当然记住了!”童子兴奋地应一句,跨到随巢子前面,挨鬼谷子坐下,对宋趼招手,“这位大哥,你也坐下!”
墨家规矩极多,等级森严,宋趼哪里敢与巨子并坐,嗫嚅道:“我??”
“坐下好听故事呀!”童子指下随巢子身边的草席。
“仙童让你坐下,你就坐下!”随巢子笑道。
宋趼坐下,模样局促。
“随巢巨子,”童子清清嗓音,朗声道,“你二人听好了!”坐直身子,如说书一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顿住,斜眼看向随巢子二人,“随巢巨子,您说,北山愚公和他的家人,傻不傻?”
随巢子微微点头:“嗯,是有点儿傻。”
“也不是都傻。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宋趼显然是听进去了,挠挠头,若有所思:“是呀,往哪儿堆放土石呢?”
童子拖长声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宋趼惊愕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愚公搬山了吗?”
“当然搬了!”童子应道,“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乖乖,”宋趼咂舌,“才三个人哪!”
“还得再加一个。‘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这??”宋趼越发惊愕,“一个刚换牙的孩子,能帮什么忙呢?”
“唉,是呀。”童子轻叹一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随巢子看向童子:“那个愚公怎么说?”
“愚公太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随巢子微微闭目,陷入长思。显然,鬼谷子已经明了他此来的目的,借这个故事来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