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爷们儿全文》
北京爷们儿全文(1)
北京爷们儿
珍藏本
庸人
第一部:关于张东的故事
去广州
最后一次去广州是1986年12月的事,那是我们第一次冬天去南方。北京已经很冷了,在路上我不得不一件件地脱衣服,到广州只剩衬衫了。
实际上那是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无法将那次旅行在记忆中抹去。
我们是坐火车去的,心情忐忑不安,且极度的惶恐。我们跟熬鹰似的,两天后眼睛都蓝了。我一直抱着皮包不撒手,惟恐一不留神它就会长翅膀飞了。山林的手则时刻不离开腋下的刀把,在他眼里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每一位乘客脸上都挂贼像,只有狼骚儿他叔叔走近时,他脸上才多少有些笑模样。
那把美国军刀在山林腰里挂了五、六年了,从不离身,连睡觉的时候他都不愿意摘下来,这也是山林死时身上唯一的完整物件。我将这把利刃埋在山林的坟里,不久那片地被国家征用了,转移山林的骨灰盒时军刀竟不翼而飞了。据说利器多不吉利,名剑主人难有善终,操鱼肠剑成名的专诸被剁为肉泥,挥元戎剑策划十面埋伏的韩信被一群骚娘们乱棍打死。山林也得了把好刀,最终连全尸都没落下。
其实那把刀本来就是山林抢的,前任主人连刀都没拔出来就差点玩儿完。
军刀的故事发生在初一寒假。那时我还是个老实孩子,从没在外面打过架,大头正领导着他的武工队横行南城。
80年代初龙潭湖附近修了座旱冰场。不久旱冰场就成了最时髦的场所,常常人满为患,有时连冰鞋都租不到。我们也常去却经常为门票发愁。旱冰场是现代社会在我们面前开启的第一条缝隙,我们第一次领略了风驰电掣,第一次得知摔跟头也挺好玩儿的。由于来旱冰场的社会青年特别多,打架斗狠便是家常便饭了,老师和家长都下给兕命令,不能去旱冰场。也难怪大人们不放心,离旱冰场二里地,就能听见塑料轱辘与水泥地疯狂摩擦发出的“哗哗”声,那声音令人暴躁不安,心烦意乱,几乎每几天都有人被抬着出来。旱冰场自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是派出所的重点盯防单位,旱冰场太影响治安管理了,没几年就给拆了,连一片水泥台都没留下。
滑旱冰的消费并不高,三毛钱一场,可每礼拜我们只能去一次,因为大家都是穷光蛋。我们在旱冰场玩过几年,从没人在旱冰场欺负过我们,大头是那儿的场霸。那时大头一伙最喜欢几个人排成一串儿,肆无忌惮地在旱冰场里穿来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