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中队举行了庆功会,打理了完工酒,就是全体民工会餐。当时市场的物资已经较为宽裕了,比去年在永泰的境况大大改善。我们挑选几个人在伙房帮忙。我真怀疑,郑指导员是不是出身于厨师世家,二百多人的酒宴,自始至终都是他一个人操持。点什么菜,采买什么,一直到拼盘、下厨,都是他计划安排。在永泰赤水时,条件那么差,他也想到用最简单的大米和黄豆,让我们炸蛎饼,改善生活。
9
回到家里,我突然病倒了。
第一天,舅父去横街银湘浦巷口的和生余药铺,买了一服感冒药,煎熬让我服了,没有好转。接下来不再请医问药。我每天上午发冷、下午发烧,浑身湿透。连续九天九夜,都在浑浑噩噩的昏迷之中。我梦见了妈妈。她在我的身后紧紧追赶,我跳下姨父屋后的鱼塘,刚刚从对岸爬上来,妈妈又追到了。我接着跳下三山小学旁边的鱼塘,妈妈还是紧紧追随。我无路可走了,从校园后门钻出去,爬上高高的土墩,当妈妈追到土墩脚下时,我闭起眼睛往下一跳,只觉得人象失重一样、灵魂脱壳而去,身子象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突然落到实地,扑嗵一声,我在床上惊醒了。
第十天清晨,我醒来了。我坐在床沿,清理一下头绪,回想几天几夜的情景,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起来穿好衣服,扶着楼梯的扶手,一步一挨地下了楼。到了厨房,准备漱口刷牙。正在做早饭的舅父突然转过身来,满脸惊讶地:
“你好了?”
“好了。”我回答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仍然清晰。
“细妹,振铎病好了。”舅父总是这样称呼舅母的小名。不一会儿,舅母沿梯下来了,来到灶间,依然不信地望着我:
“振铎,你真的好了?”
“嗯。”
舅父从刚烧开的锅里撇了一碗米汤,端到饭桌上:
“来,坐下。先喝口米汤吧!”
人如果不死,总有奇迹出现。
这句话不记得是哪个名人说过的,也许就是我自己杜撰的吧!但奇迹真的出现了。那就是九天九夜轮回地发冷发烧,不请医,不吃药,突然好了!
在福州有这么多的磨难等着我,那只好离开它!
接下来的第七章,就是《背井离乡》。
第七章背井离乡
福州社会闲散人员一行93人,胸戴大红花,从台江区委出发,直达火车站。黎明后到达沙县,被县政府组织的迎接队伍敲锣打鼓地迎入政府招待所和供销社旅社。三天的款待,天天会餐、晚晚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