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甚至拿刀杀人,这真是古今“忘本”的典型。中国人信守一条格言:“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忘”,陈胜看来完全不懂这个道理,他怎么可能去团结更与之从不相干的人,得到天下广大人民的拥护呢?这样的人注定是要众叛亲离,被人击败的。
一个人自身的品质上缺陷与其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是成正比的,缺陷愈多,失败愈多。
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贵有知人之明;既善于认识人这个主体,也善于认识世界这个客体,物我相关,天人合一,这是最高的真理。《三国演义》上写赤壁之战,周瑜缺乏自知之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嫉妒伤身;诸葛亮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还精通曹操、周瑜都不曾掌握的天时、地利,实现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创造了“草船借箭”、“设坛呼风”的奇迹,所以曹操虽强盛而大败,周瑜虽年少而身亡,真正的胜利者只有诸葛亮!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事业的成功,切不可仗一时之势,逞一已之能,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是对手。最后的胜利只属于那些具有全面的知识、全面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的人!换言之,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胜利。忽视你自己的全面提高,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某种超人的“天命”或法则,一味侈谈与人无关的所谓“客观规律”,必然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㈡品格弱点
人在品德上也有很多的弱点。哪什么是德呢?
“德”做为一种社会关系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德”,也不是只听他口头怎样讲,而是要看他的行动,看“德”在他行动中的表现。假使一个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从没有付诸行动,甚至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就很不道德,比嘴上不讲道德的人更不道德。懂得道德是怎么回事,却只拿它来做幌子,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道德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是文明社会尤其应当注意的三个现象。
中国古代的哲人老子早己洞察了这个问题。他指出道德这个东西,只能讲用,不能讲名,讲名即空谈道德,容易掺入